[发明专利]动、静脉止血操作训练模型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2946.7 | 申请日: | 2008-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3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孙秋明;田丰;倪爱娟;谢新武;刘长军;胡名玺;刘圣军;张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闫俊芬 |
地址: | 30016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脉 止血 操作 训练 模型 | ||
1.一种动、静脉止血操作训练模型,其特征是,所述训练模型包括模拟人肢体、液体循环系统和控制电路盒;
所述液体循环系统包括由液体输入管件、液体泵、电磁阀、液体输出管件依次连接的循环支路;
所述模拟人肢体由与人体肌肉弹性相似的材料构成,肢体内部的液体管与液体输出管件相连,模拟人肢体表面设置有可替换创面,液体回收盒密闭罩于创面上,液体回收盒与液体输入管件连接,模拟人肢体内装有压力传感器;创面正下方液体管设置液体三通接口,一路直接连接到创面上的出血点,另一路通过硅胶管向远端延伸至腕关节后绕回创面出血点;
控制电路盒由单片机系统、键盘、显示电路组成,单片机系统控制液体泵及电磁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脉止血操作训练模型,其特征是,所述模拟人肢体为上肢或下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脉止血操作训练模型,其特征是,所述液体回收盒采用透明的有机玻璃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脉止血操作训练模型,其特征是,所述循环支路的液体泵两端并联阻尼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脉止血操作训练模型,其特征是,所述模拟人肢体由与人体肌肉弹性相似的硅胶材料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脉止血操作训练模型,其特征是,所述单片机系统通过以太网通信模块连接PC机实现联机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294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氧化铕红光发光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轴承挡圈自动安装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