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疏水性染料掺杂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0703.X | 申请日: | 2008-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0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胜;孙菁;张大巍;张洁娴;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恩远 |
地址: | 13001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疏水 染料 掺杂 二氧化硅 纳米 粒子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发光纳米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疏水性染料掺杂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来,染料掺杂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由于具有更好的光稳定性和易功能化的表面等优点,已经代替有机染料广泛地应用于光学研究、环境传感器和生物探针等各个领域。但是,有机发光染料大多数是疏水染料,无法与亲水性的二氧化硅复合,因此,目前能够被广泛使用的染料种类较少,并且价格非常昂贵,大大限制了染料掺杂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发展。所以,发明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将疏水性染料掺杂于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是实际应用中面临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拓展染料掺杂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种类的需要。
在过去的几年里,人们已经采用磷脂分子、共聚物高分子和各种表面活性剂形成油相模板,构筑具有疏水内结构的二氧化硅粒子,以有利于疏水染料的掺杂(J.Am.Chem.Soc.,2002,124,6037;Science,2002,297,967;Science,1999,285,1049;J.Am.Chem.Soc.,2002,124,8307;Anal.Chim.Acta,2003,481,181)。其中最为广泛和成熟的方法便是oil-in-water(O/W)微乳液法,利用表面活性剂在醇水或油水混合溶液中可以形成微乳液,这些微乳液结构可以为客体分子提供稳定的微环境,有利于客体分子掺杂到主体基质中(Anal.Chem.,2001,73,4988;Chem.Commum.,2004,2801;Anal.Biochem.,2004,334,135)。然而,微乳液法在合成过程中必须用到大量的有机溶剂,粒子的后处理比较繁琐且不易除尽。同时,他们发现由于疏水染料与二氧化硅缺乏强的相互作用力,从而很容易从二氧化硅的孔道泄漏。同时,用这种方法所得到的粒子由于内部染料的严重聚集,使得粒子的发光强度大大减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制备疏水性染料掺杂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方法中步骤繁琐、污染严重、染料易泄漏等缺点,发明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制备方法,所得到的粒子中由于胶束结构的隔离使得染料能够均匀地分散,从而得到很高的发光强度,极大地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疏水性染料掺杂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有表面活性剂诱导胶束形成、疏水性染料在胶束中的溶解、有机硅源的水解和缩合形成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工艺过程;所说的表面活性剂诱导胶束形成,是以乙醇和水按体积比为1~29的混合溶液为溶剂,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或带有疏水长链的有机硅烷偶联剂按0.13~3.74g/L浓度溶于溶剂形成胶束;所说的疏水性染料在胶束中的溶解,是将疏水性染料按0.01~0.07g/L浓度溶解于溶剂中;所说的有机硅源水解和缩合形成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是再将正硅酸乙酯加入到溶剂中,在加氨水条件下通过水解和缩合反应进行的。
上述的疏水性染料掺杂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中,所说的疏水性染料,是指带有长烷基链或苯的同系物的非极性染料分子或是具有上转换性质的有机染料,染料发光为磷光或荧光其发射峰位在460~730nm之间,其加入量按溶剂计在0.01~0.07g/L之间,疏水染料分子通过与胶束疏水内核的亲和性进入胶束内部。
在表面活性剂诱导胶束形成过程中,所说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是有机胺的衍生物,包括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二甲氧基苯亚甲氧基溴化氨、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或者是易质子化的苯同系物,包括十六烷基溴代吡啶。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的胶束带有正电荷,可与带负电的二氧化硅单体发生静电吸附作用。所说的带有疏水长链的有机硅烷偶联剂,包括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三甲硅氧基碳十三烷基聚环氧乙烷或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带有疏水长链的有机硅烷偶联剂一端有疏水性碳链另一端带有可以水解的硅氧烷基,水解后形成的硅氧负基团具有亲水性,可以起到与表面活性剂同样的效果并且硅氧负基团可与正硅酸乙酯水解单体发生共价缩合反应。将选用的表面活性剂或带有疏水长链的有机硅烷偶联剂按溶剂计0.13~3.74g/L溶于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能够形成尺寸为2~6nm的球形胶束。
在有机硅源水解和缩合形成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工艺过程中,所说的有机硅源水解和缩合形成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是指反应溶液中氨水的摩尔浓度按溶剂计为0.98~3.92mol/L,反应温度在20~40℃之间,200~600rpm的搅拌速度下加入正硅酸乙酯,加入总量按溶剂计为20~67ml/L,反应9~18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07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苏打水种植水稻的方法
- 下一篇:基于等离子体处理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封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