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干式双离合器上的两个飞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50338.2 | 申请日: | 200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5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雷雨龙;邓云飞;张建国;王健;宋德臣;李培军;沈波;姚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15/30 | 分类号: | F16F15/30;F16D21/06;F16D13/38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齐安全;张晶 |
地址: | 13001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干式双 离合器 两个 飞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干式双离合装置上的两个飞轮和一种应用这两个飞轮的干式双离合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用于干式双离合器上的两个飞轮和安装有两个飞轮的一种干式双离合器。
背景技术
汽车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CT)通常使用两个离合器(双离合器),将变速器档位按奇、偶数分开布置,分别与两个离合器连接,换挡过程中可同时选择两个档位处于啮合状态,一个档位工作另一个档位等待,通过两个离合器的交替切换完成换挡过程。DCT综合了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AMT)和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AT)的优势,继承了手动变速器传动效率高、安装空间紧凑、质量轻、价格低等许多优点,实现了不中断动力换挡,具有很好的换挡品质和动力性、经济性,不仅保证了汽车的加速性,而且由于不再产生由于换挡引起的冲击现象,也极大的改善了车辆运行的舒适性。双离合器作为自动变速器的关键部件之一,担负着起步控制、传递动力、档位切换、减振和防止系统过载等重要作用。干式双离合器具有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正在受到广泛重视。但是,在干式双离合器加工、装配过程中存在着I离合器从动盘总成的花键毂、II离合器从动盘总成的花键毂与轴承的同轴度保证难的问题,如何解决装配时的定中问题是干式双离合器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两个既解决装配的定中问题又有效地传递扭矩的飞轮与中间飞轮,同时也提供一种安装有飞轮与中间飞轮的装配与维护方便的用于同心布置套轴式结构的两个输入轴的平行轴式齿轮变速箱的干式双离合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飞轮与中间飞轮,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所述的飞轮是一个由轮辋、轮辐与轮毂组成的圆盘件。轮毂的中心处加工有和发动机曲轴输出端上的法兰盘套装用的法兰通孔,在法兰通孔的周围均布有和法兰盘固定连接用的螺栓通孔,在螺栓通孔的周围均布有减重和散热用的散热通孔。在轮辋的右端面上沿径向加工有和中间飞轮啮合连接用的啮合齿,啮合齿的横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或矩形,啮合齿在轮辋的右端面上均布。
所述的中间飞轮也是一个由轮辋、轮辐与轮毂组成的圆盘件。轮毂的中心处加工有和轴承配装用的轴承孔,在轴承孔的左端加工有限制中间飞轮轴向移动的飞轮卡环,在轴承孔的周围均布有减重和散热用的散热通孔。在中间飞轮轮辋的周边均布有三个贯穿性的扇形切槽,在轮辋的周边加工有和飞轮啮合齿啮合连接用的贯穿性的啮合齿槽,啮合齿槽的横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或矩形,啮合齿槽在轮辋上均布,在轮辋的右端面上加工有和II离合器壳体上的通孔相对应的连接用的螺栓盲孔。
本发明所提供的干式双离合器是在I离合器压盘、I离合器从动盘总成、II离合器从动盘总成、卡钳、支撑环、II离合器压盘、I离合器壳体、II离合器壳体、I膜片弹簧与II膜片弹簧等零部件的基础上还安装有飞轮、轴上卡环与中间飞轮。
飞轮与发动机曲轴的输出端螺栓固定连接,位于飞轮右侧的中间飞轮与飞轮之间通过啮合齿槽与啮合齿啮合连接,同时中间飞轮通过轴承安装在II变速器输入轴上成转动连接,限制轴承轴向移动的轴上卡环装于轴承的右侧。
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的飞轮与中间飞轮之间安装有I离合器压盘与通过花键毂连接在I变速器输入轴上的I离合器从动盘总成;在所述的中间飞轮右侧依次安装有通过花键毂连接在II变速器输入轴上的II离合器从动盘总成、通过II传动片与II离合器壳体连接的II离合器压盘、通过卡钳和支撑环固定在II离合器壳体内侧的II膜片弹簧、II离合器壳体、I膜片弹簧与I离合器壳体;齿圈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飞轮左端的外圆柱面上;所述的限制轴承轴向移动的轴上卡环可用II变速器输入轴的端部加工成阶梯轴的轴肩替代,套装在II变速器输入轴上的轴承内轴承环的右侧端面和轴肩的环形端面接触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飞轮与中间飞轮采用啮合式的连接,可以避免由于采用传统螺栓连接的安装位置不可调节的弊端,从而消除由于加工误差而造成的安装不方便以及安装误差。
2.干式双离合器由于采用了相啮合的飞轮与中间飞轮结构,可有效解决干式双离合器装配时定中难的问题;
3.干式双离合器结构简单,维护保养容易,工作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干式双离合器的原理图;
图2是干式双离合器整体结构主视图上的全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03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