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柴胡皂苷b2的提取分离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49506.6 | 申请日: | 2008-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5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J63/00 | 分类号: | C07J63/00;C07J75/00;A61K36/23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71003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柴胡 皂苷 sub 提取 分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具体涉及关于中药柴胡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柴胡皂苷b2是一种次生柴胡皂苷,是由原生柴胡皂苷d转化而来,具体来说是由于柴胡皂苷d结构中C-13,28位之间的氧醚环不稳定,易发生断裂,生成Δ11,13(18)-齐墩果二烯型的次生柴胡皂苷b2。文献显示:1)柴胡药材经过传统的水煎煮后,柴胡皂苷d全部转变为柴胡皂苷b2(Yukio Ogihara,MasakiAburada,Sho-Saiko-To:Scientific Evalua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1 edition(July 24,2003),CRC press,page 126);2)含有柴胡的复方制剂中均能检测到大量的柴胡皂苷b2(李军、石任兵、刘斌等,四逆散不同配伍对柴胡皂苷a、b2及柴胡总皂苷煎出量的影响,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2):115-120)。可见,柴胡皂苷b2是含柴胡制剂中重要的柴胡皂苷类成分,是控制含柴胡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提取分离纯度高的柴胡皂苷b2作为对照品。特别是在含柴胡的药物开发研究当中,如何简化柴胡皂苷b2的提取工艺、提高分离纯度,是制剂工艺研究过程的关键环节之一。尽管已有文献报道柴胡中柴胡皂苷b2的提取制备方法(陈喜奎,张如意,张志亮等,黑柴胡中皂苷类成分的研究,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2,2(3):222-224),但是,该方法是利用中压硅胶柱反复层析分离得到,要求有一定的设备。由于以往的提取工艺路线复杂,对设备要求严格,不适合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取分离中药柴胡有效成分的工艺,即提取分离中药柴胡有效成分柴胡皂苷b2的新工艺。
本发明的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柴胡或柴胡提取完挥发油后的药渣,适当粉碎,加入溶剂进行提取,提取液浓缩回收溶剂,得总提取物;
B:总提取物加水适当分散,上大孔树脂吸附柱,先用碱水溶液洗脱除杂,再用水洗脱至中性,接下来用10%~40%的乙醇/水溶液洗脱除杂,最后用40%~100%的乙醇/水溶液洗脱并收集该部分洗脱液,浓缩回收溶剂,得柴胡皂苷b2粗品;
C:取柴胡皂苷b2粗品,拌入2~10倍重量份硅胶,挥干溶剂,得拌样硅胶;另取20~80倍重量份硅胶活化2小时,湿法装柱,将拌样硅胶加入柱顶,以氯仿-甲醇-水的混合溶剂洗脱,收集洗脱液,薄层检识,合并含有柴胡皂苷b2的流份,回收溶剂得柴胡皂苷b2的精品;
取柴胡皂苷b2的精品,于丙酮-水或氯仿-甲醇-水的混合溶剂中重结晶,过滤,干燥,得柴胡皂苷b2纯品。
上述方法中步骤A中柴胡为伞形科柴胡属任一植物的根,或市售柴胡饮片,还包括经过炮制的各种炮制品;柴胡提取完挥发油的药渣为柴胡经过水蒸气蒸馏或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提取溶剂为水或任意一种醇类溶剂,或者这些溶剂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混和溶剂;提取方式为煎煮、加热回流、超声提取、微波提取、高压提取。
上述方法中步骤A的方法为:取柴胡药材或柴胡提取完挥发油后的药渣25重量份,加入浓度为10~90%的乙醇150~300体积份,加热回流提取0.5~2小时,过滤,药渣以同样的方法先后提取2~5次,合并提取液,药渣弃去;提取液回收乙醇,得稠膏即总提取物2.5~3.5重量份。
上述方法中步骤A的优选方法为:取柴胡药材或柴胡提取完挥发油后的药渣25重量份,加入浓度为30%的乙醇250体积份,加热回流提取1.5小时,过滤,药渣以同样的方法先后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药渣弃去;提取液回收乙醇,得稠膏即总提取物3.3重量份。
上述方法中步骤B中大孔吸附树脂为非极性、弱极性或中等极性中的任意一种;碱水溶液是由碱或盐类成分的水溶液构成,其浓度为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95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