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C振实密度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7913.3 | 申请日: | 2008-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9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克立;王丽娜;孔立群;刘寒露;缪兆盛;尹盛玉;王小艳;张梅芳;孙洪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浙江振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H01M4/48;H01M4/04;B01J1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祥;冯卫平 |
地址: | 43007***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锂离子电池 正极 材料 lifepo sub 密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尤其是适于提高由流变相反应法制备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C的振实密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LiFePO4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很大的优越性,但它也存在一些致命的的缺点,那就是LiFePO4的电子导电率和离子扩散速率极低,从而导致其大电流充放电时容量衰减迅速,高倍率性差,因此提高其导电率是LiFePO4的主要研究方向。其次LiFePO4本身密度小,松装密度更小,从而导致材料的振实密度小,致使电池的能量密度低,影响该材料的实用化,因此提高LiFePO4的振实密度是另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前者通过流变相反应法等添加导电剂碳,问题已可解决。而振实密度低的问题仍然存在。其解决的途径也有多种,如提高原料的振实密度,改变焙烧工艺等,但这些方法要么对原料要求苛刻,要么过程繁杂,不便于实施。而本发明的方法,即添加助剂法则是个简单可行,高效方便的方法。用该法可制备kg量级的LiFePO4/C材料,更适于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C振实密度的方法,该方法过程简单,所用原料价廉易得,所得产物的性能良好,适于锂离子电池的使用。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C振实密度的方法,FePO4·xH2O(x=2或4)与LiOH·H2O(或Li2CO3、CH3COOLi·2H2O)和聚乙二醇混合均匀,添加助剂,加入水调成流变态,然后在惰性气氛下焙烧得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C。所谓的流变态是指具有流变学性质的物质的一种存在状态。处于流变态的物质一般在化学上具有复杂的组成或结构;在力学上既显示出固体的性质又显示出液体的性质,或者说似固非固、似液非液;在物理组成上可以是既包含有固体颗粒又包含液体的物质,可以流动或缓慢流动,宏观均匀的一种复杂体系。
上述FePO4·xH2O(x=2或4)与LiOH·H2O(或Li2CO3、CH3COOLi·2H2O)的用量摩尔比为Fe3+∶Li+=1∶1、聚乙二醇的量为25~200g/molFePO4·xH2O。
上述助剂是二氧化钛,或氟化锂,五氧化二钒,氧化硼。助剂的用量为成品质量的0.5%~2%。
上述焙烧温度为300~800℃,焙烧时间为1~20h。
上述惰性气氛为氩气或氮气。
上述聚乙二醇的分子量范围是300~20000。
本发明的突出特点是:
1.本发明是在流变相反应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C的基础上,添加助剂,之后于惰性气氛中一步焙烧得到目标产物。
2.本发明的方法即添加助剂法,过程简单,容易控制,重复性好,适于工业化生产。
3.本发明所用的助剂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4.本发明所用助剂之一的TiO2,粘结性强,可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C的振实密度从0.79g/mL提高到1.05g/mL,而不影响材料的晶体结构。
5.本发明所用助剂之一的LiF,粘结性强,可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C的振实密度从0.77g/mL提高到1.0g/mL,而不影响材料的晶体结构。
6.本发明可制得纳米级颗粒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C,其振实密度适中,分散均匀,性能优良,适合于锂离子电池的使用。
7.由该材料制成的锂离子电池是电动车、不断电系统UPS,电动手工具机,矿工用灯具照明设备等潜在的优良动力源。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浙江振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大学;浙江振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79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辊底式车轮调质线
- 下一篇:电梯轿厢玻璃钢整流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