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主客体络合物式的超分子空心微球及其制备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5605.7 | 申请日: | 2008-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4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晟;孟宪伟;李帮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9/00 | 分类号: | C08J9/00;C08L5/16;C08K5/06;C08K5/21;C08K5/01;A61K47/30;C12N11/04;B01J32/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吕建平 |
地址: | 610065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客 络合物 分子 空心 及其 制备 应用 | ||
1.一种主客体络合物式的超分子空心微球,其特征在于超分子空心微球由下述方法制备:
(1)将作为客体组分的分子量为3,000-5,000,000的线性或支链聚合物组分溶于溶剂制备成重量浓度为0.01-70%的溶液;
(2)将作为主体组分的分子量为100-9,000的环状分子组分溶于溶剂制备成重量浓度为0.01-70%的溶液;
(3)将上述两种溶液混合进行自组装反应,环状分子套串于聚合物的部分链节上,以主客体识别的复合形式存在,经充分反应后得到纳米或微米级的空心微球悬浊液;
(4)空心微球悬浊液分离除去液相及未参与自组装的游离聚合物和环状分子,所得固相即为要制备的超分子空心微球;
所述客体组分组合物为能与环状分子产生部分主客体识别的共聚物、不同共聚物的共混物、不同均聚物的共混物或共聚物与均聚物间的共混物;所述主体组分环状分子为含有中空内孔的环糊精、冠醚、葫芦脲或环芳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客体络合物式的超分子空心微球,其特征在于聚合物组分在溶液中的重量浓度为2-20%,环状分子组分在溶液中的重量浓度为0.2-1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主客体络合物式的超分子空心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微球空腔内包裹有药物、酶或催化剂组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客体络合物式的超分子空心微球,其特征在于将药物、酶或催化剂和环状分子一起溶于溶剂制成溶液,药物、酶或催化剂的重量浓度0.5-50%,环状分子组分的重量浓度0.01-70%。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主客体络合物式的超分子空心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溶剂选自水、四氢呋喃、吡咯烷酮、乙醇、丙酮、N,N-二甲基甲酰胺、吡啶、二甲基亚砜、乙酸乙酯、油酸、醋酸、二氧六环和氯仿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客体络合物式的超分子空心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溶剂选自水、四氢呋喃、吡咯烷酮、乙醇、丙酮、N,N-二甲基甲酰胺、吡啶、二甲基亚砜、乙酸乙酯、油酸、醋酸、二氧六环和氯仿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客体络合物式的超分子空心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溶剂选自水、四氢呋喃、吡咯烷酮、乙醇、丙酮、N,N-二甲基甲酰胺、吡啶、二甲基亚砜、乙酸乙酯、油酸、醋酸、二氧六环和氯仿中的至少一种。
8.权利要求3、4、6或7所述主客体络合物式的超分子空心微球在药物缓释、酶固定化或催化剂领域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560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