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路钢桥面防护体系及其施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5529.X | 申请日: | 200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7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列;郭建勋;杜存山;袁明;祝和权;魏建;艾智能;陈克坚;游励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1/10 | 分类号: | C23F11/10;C23F11/173;C09D17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立琼 |
地址: | 61173***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桥面 防护 体系 及其 施工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钢桥面防护体系及其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铁路运营线路总里程达70000km,桥梁有4万余座,约2500km,其中大部分为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占桥梁总长90%以上,而钢桥占7%左右。为保证铁路桥梁的耐久性、满足桥梁工程100年使用寿命的要求,钢桥的桥面必须进行防腐防水层处理,否则有害介质如雨水、排泄物等会通过道砟等缝隙到达桥面,使桥面产生腐蚀,同时由于桥面承载着道砟、枕木和钢轨,日常检查很难发现桥面的使用状态,出现腐蚀也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维修。
我国现有的铁路钢桥的桥面分两种形式,一种是明桥面;另一种是有砟桥面,包含有砟钢桥面、有砟混凝桥面。对于明桥面纵、横梁顶板面的防腐防水层处理,在铁道行业标准TB/T 1527-2004《铁路钢桥保护涂装》中的第2涂装体系,对其进行了详细规定,即电弧喷铝层200μm+环氧类封孔剂20μm+棕黄聚氨酯盖板底漆100μm和灰聚氨酯盖板面漆160μm组成的体系。对于有砟钢桥面,在铁路中应用较少,最早采用正交异性桥面系(属有砟钢桥面)的钢桥是1992年上海铁路局淮南复线某桥,其钢桥面防腐防水体系为:两道环氧富锌底漆,四道环氧沥青胶液,三道玻璃布,总厚度1mm,桥梁架设后再铺设10cm后的水泥砂浆保护层。对有砟混凝桥面,一般不做防腐层,其防水体系由防水涂料、防水卷材、混凝土保护层组成。
我国铁路桥梁桥面做防水层处理,目前的规范、标准主要是针对混凝土桥梁桥面,相应标准分别为TB/T2965-1999《铁路混凝土桥梁桥面TQF-I型防水层技术条件》和2005年8月颁布的《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其中标准TB/T2965-1999规定的防水层由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和聚氨酯防水涂料两部分组成,而暂行技术条件将聚氨酯防水涂料分为用于粘贴防水卷材和直接用于作防水层两种。尽管这些防水方式在混凝土桥面使用比较普遍,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聚氨酯防水涂料与防水卷材之间粘结不好、卷材之间有搭接,容易出现缝隙,使防水层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而使防水层失效,出现桥面渗水漏水现象,铁道部运输局2003年对全路十四个路局桥梁秋检的统计结果显示,混凝土梁的碱-骨料反应、中性化引发的钢筋锈蚀、环境恶劣引起的混凝土腐蚀等病害桥共9000余座,给铁路正常运营和安全带来了很大隐患和影响。其次由于聚氨酯防水涂料固化时间慢,对施工进度有影响,而且聚氨酯涂料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性溶剂,在施工中会对环境会造成污染。
此外在钢结构涂料防腐处理中,环氧富锌防锈漆在国内外钢结构防腐保护中作为底漆也已屡见不鲜,芜湖铁路长江大桥、长东黄河铁路二桥、乌海黄河铁路大桥、柳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万州长江大桥、上海的南浦、杨浦大桥等得到使用,并都表现出了很好的防锈效果。日本NKK公司等在日本濑户内海地区新两国大桥桁梁上进行的长期防锈涂层试验,经过20年的试验,环氧富锌防锈漆与其它涂料配套使用,防锈效果良好;日本钻井有限公司的Hakuryu(II)半潜式钻井平台支架下部使用环氧富锌防锈漆迄今已用了8年,防锈效果良好。在我国,化工行业标准中已将环氧富锌防锈漆作为了钢结构长效防锈体系的配套底漆;用环氧富锌防锈漆作为底漆等。但近今年通过对我国主要生产厂家的质量检验发现,大多数厂家生产的环氧富锌防锈漆质量不稳定,盐雾试验在短时间内就出现起泡现象,影响防锈效果,因此有必要对环氧富锌防锈漆的配方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耐腐蚀性能,提高钢桥面的抗腐蚀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防腐、防水性能的铁路钢桥面防护体系。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铁路钢桥面防护体系的施工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实施下述技术方案來实现的:
一种铁路钢桥面防护体系,包括防腐层和防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材料为聚脲弹性体,包括按1∶1体积比进行混合的A料和B料,所述A料包括异氰酸酯与聚醚多元醇生成的半预聚体组分,其配方按重量百分比计:半预聚体90%~100%、稀释剂0~10%,所述B料配方按重量百分比计:二官能度的端氨基聚醚42%~67%、三官能度的端氨基聚醚11%~27%、胺类扩链剂16%~22%、色浆0.5%~2.2%、稀释剂5.5%~10%。
所述胺类扩链剂为二乙基甲苯二胺或N,N’-二烷基甲基二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55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左右进风口可切换的节能抽油烟机
- 下一篇:热回流提取浓缩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