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多功能片材及其制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45434.8 | 申请日: | 2008-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6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何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科航建材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02 | 分类号: | B32B37/02;B32B37/12;B32B15/08;B32B27/12;B32B27/18;B32B17/04;B32B3/30;B32B5/18;B32B7/12;B29B7/00;B29B9/00;B29B11/10;B29C47/92;B29C47/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1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多功能 及其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片材及其制作工艺,更详细的来讲涉及一种适用于建筑设施表面、工业/民用管道包裹及物流冻库内表面等场合,起到隔音、保温、隔热、抗光辐射和热辐射的复合多功能片材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可用资源的逐渐匮乏,各国都以发展环保节能的高科技产品为主导方向。
首先,例如各类各型大小礼堂、影剧院、音乐厅、会议厅、国防军事设施、科研院校等建筑设施均对隔音、保温、隔热、抗光辐射和热辐射都有较高的要求。
其次,又如在炎炎的夏季,广泛用于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输送的管道常常因受强烈太阳光紫外线的照射,使得管内温度远远超过了正常温差,严重影响管内油、气的正常流动和运行,并大大加速了管网在恶劣自然环境中的光老化和热老化程度,缩短管网等设备的使用寿命。
再者,在严寒漫长的冬季,广泛用于工业或民用建筑的给排水管道因受严寒的侵袭,常常发生管道内水流结冰冻结、爆管等情况,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麻烦;同时,生活在现代高层建筑群中的人们,早中晚集中使用厨卫排水时所产生的下水管水流噪音让生活在中低楼层的人们叫苦不迭,深受其害,不能使人们生活在一个比较静溢的居家生活环境之中。
同理诸如物流冻库、特殊的车辆船舶也同样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保温、隔热、隔音、抗热防辐射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了一种复合多功能 片材及其制作工艺,依照本发明制作工艺制得的片材隔音、保温、隔热、抗光辐射和热辐射效果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复合多功能片材的制作工艺,步骤如下,
①、备料:按下述原料以及重量份进行原料的准备工作,其中,
聚氯乙烯树脂 80~90
粉末丁腈橡胶 10~20
硫酸钡 40~60
炭黑 3~5
硅藻土 40~60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30~40
硬脂酸 2~5
硬脂酸锌 2~5
硬脂酸钙 2~5
偶氮二甲酰胺 1~3
抗氧剂264 0.5~3;
②、热混合:将上述原料中的聚氯乙烯树脂、粉末丁腈橡胶、硫酸钡、炭黑、硅藻土放入容积为300L的高速加热混合机中进行高速混合,使温度达到60±5℃时,再加入硬脂酸、硬脂酸锌、硬脂酸钙、抗氧剂264后继续高速混合,使温度达到70℃时再缓慢加入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继续高速混合,使温度达到105℃制得经热混合的一次料;
③、冷混合:将上述经过热混合的一次料放入容积为500L的冷却混合机中冷却,使一次料温度下降到50℃时再加入偶氮二甲酰胺后继续冷却混合,使温度下降到35℃以下制得二次料,出料待用;
④、挤出造粒:将上述二次料投入到主/辅机转速不相同的双阶式双螺杆平行挤出机中挤出、切粒、冷却,制得粒料,其中双阶式双螺杆平行挤出机的料筒设有多个不同温度范围值的区域带;
⑤、挤出出片:将上述经挤出造粒步骤制得的粒料投入到主/辅机转速不相同的单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成片,制得呈片状的基材,其中单螺杆挤出机的料筒设有多个不同温度范围值的区域带;
⑥、复合:当基材离开单螺杆挤出机的模口后由牵引机牵引至热复合机上进入复合工序,使基材其中的一个面与玻璃纤维和聚氨酯泡沫进行复合,复合时,玻璃纤维位于基材和聚氨酯泡沫之间;
⑦、铝箔贴制:将铝箔用粘合剂粘贴在基材的另一面后,制得成品。
所述备料步骤中原料按重量份计,优选方案为:
聚氯乙烯树脂 90
粉末丁腈橡胶 10
硫酸钡 60
炭黑 5
硅藻土 60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40
硬脂酸 5
硬脂酸锌 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科航建材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科航建材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54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