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便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45228.7 申请日: 2008-01-22
公开(公告)号: CN101224000A 公开(公告)日: 2008-07-23
发明(设计)人: 廖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 廖松林
主分类号: A23L1/29 分类号: A23L1/29;A23L1/2165;A23L1/217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21000四川省绵阳市跃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方便 保健食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一种食品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以红薯、山药或/和薯药为主要原料的方便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红薯,又称甘薯、番薯、山芋等,红薯又分红心和白心两种。红薯味道甜美,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钾、镁、铜、硒、钙等10余种元素,据《本草纲目》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据研究发现,红薯还具有抗癌、盖于心脏,预防肺气肿、抗糖尿病、通便……等作用。红薯虽小,养生保健作用已被人们普遍接受。红薯含热量低,又是一种理想的减肥食品。

山药,又称山薯、薯蓣、怀山药、白山药等。山药富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叶酸、硫胺素、烟酸、核黄素,以及钾、镁、钠、锌、钙、铜、磷、硒、锰、铁等10余种元素。据《本草纲目》记载,山药性味平、甘、无毒。有益肾、强肋骨、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治泄精、健忘等功能。是一种上等的保健食品及中药材料,被广泛地作为医疗食补之材,据现代医学研究它还具有治疗肥胖病症功效。

薯药,又称白苕、大薯、参薯、鸡窝薯等,又因外形像人的脚,又称脚板薯(芍或苕)。薯药营养丰富、质地粉嫩。富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硫胺素、维生素E(T)、灰份、尼克酸以及磷、镁、硒、铁、铜、钙、锌等多种元素。薯药味甘、性平、无毒,具有补脾肺、涩精气、消肿、止痛、生肌的功能,还具有治疗溃疡、疮疤、气虚衰弱、消化不良、无名肿毒、遗精、遗尿、眼珠突出等功能。据有关医学研究,薯药是一种很好的医疗食补之材,对人体也具有养生保健功能的食物。

红薯、山药、薯药各自都富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份,都是医疗食补之材,被人们赞为是地下三仙果、神仙之食。说明人们对它们的认知程度,经常食用对人体能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

现有技术中,人们对红薯、山药及薯药的食用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蒸、煮、炖及配菜烹制食用,还有各种基本为单一原料制成的传统方便食品,如红薯干、红薯脯、红薯糕、红薯酱、……等制品,虽然它们都是良好的食物,但由于原料单一,营养成分较少,食用过多对人还有不适之感,例如:红薯食用过多的人和胃弱的人有泛酸、不易消化、胀气的感觉;山药显热性,过多食用后,大便易干燥等。山药、薯药由于口感较差,难于制成方便食品,此外,现有的方便食品中,一般均含有较多的蔗糖,过多食用不利于人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采用红薯、山药及薯药三者合一或其中二者合一为主要原料,提供一种方便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从而提供一种且有一定咀嚼力(咬力)、口味各异、风味各异、适口度好、对人体有益的保健养生成份更加丰富全面、综合营养价值更佳、易消化、可满足多种人群食用的方便、休闲、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主要是以鲜红薯、鲜山药、鲜薯药等为主要原料,在熟化前或后去皮,按方便食品所需比例三者合一或其中二者合一组合配置,经工艺碎化,根据食品咀嚼度(咬力)的需要,加入所需比例食品用粘合剂、根据食品口味需要加入所需比例的口味剂、根据食品风味需要加入所需比例的食品风味剂、根据需要加入所需比例的食品用着色剂,混合搅拌均匀后,通过工艺成形,制作出块状、条状、多层状及各种形状的原味或有各种口味及风味的和具有一定咀嚼度(咬力)的多种方便的保健食品。

本发明的内容是:一种方便保健食品,其特征是所用原料组成和重量百分比例为:

薯类:红薯、山药、薯药中的两种或三种60~94%,

食品粘合剂A:树胶、麦芽糊精中的一种或两种5~30%,

食品粘合剂B:明胶、琼脂(或称琼胶)、果胶、卡拉胶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0.4~10%,以及

糖浆:淀粉糖浆、麦芽糖浆、转化糖浆、果葡糖浆、葡萄糖浆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0~30%。

本发明的内容中:所述原料的组成中还可以添加有适量的甜味剂果糖、木糖醇、蜂乳、甘草甜味剂、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中的一种或两种。

本发明的内容中:所述原料的组成中还可以添加有适量的食品口味及风味剂食盐、麻、辣、果味、奶味、香料、香精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内容是:一种方便保健食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薯类洗净,其特征是还包括下列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松林,未经廖松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52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