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活性3,4-二氢-2H-1-苯并吡喃-2-羧酸和3,4-二氢-4-氧-2H-1-苯并吡喃-2-羧酸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4971.0 | 申请日: | 200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1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邓勇;周鸣强;沈怡;严忠勤;钟裕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11/04 | 分类号: | C07D311/04;C07D31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活性 羧酸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药物化学领域,是药物中间体——具有光学活性的3,4-二氢-2H-1-苯并吡喃-2-羧酸类化合物(I)和3,4-二氢-4-氧-2H-1-苯并吡喃-2-羧酸类化合物(II)的制备新方法。
(式中R1,R2表示H、卤素、C1~C12烷基、C3~C7环烷基、C6~C12芳基、C1~C12烷氧基、C6~C12芳氧基、C1~C12烷硫基、C6~C12芳硫基、硝基、羧基、羟基、CF3、NR3R4;R3,R4表示H、C1~C12烷基、C6~C12芳基;R1和R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手性碳原子的构型为S或R)
背景技术
光学活性R或S构型的3,4-二氢-2H-1-苯并吡喃-2-羧酸类化合物(I)和3,4-二氢-4-氧-2H-1-苯并吡喃-2-羧酸类化合物(II)是合成β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β1和α2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醛糖还原酶抑制剂、选择性阿片受体激动剂和抗真菌药物等的重要中间体。国外文献:欧洲专利0334429(EP 0334429),欧洲专利0488047(EP 0488047),Arzneimittel-Forschung 1994,44(3),344,J Label CompdRadiopharm 2002,45,1115;国内文献:中国专利1629154(CN 1629154),存机化学2005,25(2),201,描述了该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这些方法均以外消旋的3,4-二氢-2H-1-苯并吡喃-2-羧酸和3,4-二氢-4-氧-2H-1-苯并吡喃-2-羧酸类化合物为原料,通过与不同手性有机胺反应,形成非对映异构体的酰胺或铵盐,利用非对映异构体酰胺或铵盐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经重结晶分离出R或S构型的3,4-二氢-2H-1-苯并吡喃-2-羧酸和3,4-二氢-4-氧-2H-1-苯并吡喃-2-羧酸类化合物,这些方法的反应式如下:
方法一:
方法二:
上述两种方法均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方法一需用到刺激性强、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二氯亚砜;与手性胺反应形成的非对映异构酰胺化合物,需经多次重结晶才能将非对映异构体完全分离,导致拆分收率较低;并且拆分后所得酰胺化合物需在较强烈的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水解,才能得到光学活性的3,4-二氢-2H-1-苯并吡喃-2-羧酸类化合物类化合物或3,4-二氢-4-氧-2H-1-苯并吡喃-2-羧酸类化合物,此水解条件易导致产品的外消旋化,降低其光学纯度。方法二利用羧酸直接与手性胺反应,得非对映异构体铵盐化合物,虽避免较强烈的酸性或碱性水解条件,但非对映异构体铵盐重结晶拆分收率仍较低。因此,现有的制备光学活性3,4-二氢-2H-1-苯并吡喃-2-羧酸和3,4-二氢-4-氧-2H-1-苯并吡喃-2-羧酸类化合物方法存在生产成本高、大量制备困难,环境污染严重,操作繁琐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收率高、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便、反应环境友好、可大量制备具有光学活性的3,4-二氢-2H-1-苯并吡喃-2-羧酸和3,4-二氢-4-氧-2H-1-苯并吡喃-2-羧酸类化合物的新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49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