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溶性VEGFR双功能融合受体、其制备方法及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43351.5 申请日: 2008-05-09
公开(公告)号: CN101575379A 公开(公告)日: 2009-11-11
发明(设计)人: 郭亚军;王皓;李博华;张大鹏;寇庚;侯盛;钱卫珠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中信国健药业有限公司;上海国健生物技术研究院
主分类号: C07K19/00 分类号: C07K19/00;C12N15/62;C12N15/13;C12N15/63;C12N5/10;C12P21/02;A61K38/17;A61P35/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01203上海市浦***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可溶性 vegfr 功能 融合 受体 制备 方法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双功能融合受体、 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是当今世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在各种疾病所 致死亡中高居第二位。而且近年来,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恶性肿瘤治疗 效果差,晚期转移率高,预后多不佳。目前临床上所采用的常规治疗方法如放、 化疗和手术治疗虽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病痛,延长了生存时间,但这些方法 均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其疗效难以进一步提高。

肿瘤的生长有两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即从无血管的缓慢生长期转为有血管 的快速增殖期,血管的生成使肿瘤能获得足够的营养而完成血管切换期,如果 没有血管的生成,原发肿瘤的生长不超过1~2mm,转移则无法实现。血管内皮 生长因子(VEGF)是一类能促进内皮细胞分裂增殖、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提高 血管通透性的生长因子,它与细胞表面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结合,通过激 活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途径发挥功能。在肿瘤组织中,肿瘤细胞、肿瘤侵入的巨 噬细胞和肥大细胞能分泌高水平的VEGF,以旁分泌的形式刺激肿瘤血管内皮细 胞,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迁移,诱导血管形成,促进肿瘤持续生长,并提高血管通 透性,引起周围组织纤维蛋白沉着,促进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侵润,有 利于肿瘤基质形成和肿瘤细胞进入新生血管,促进肿瘤转移,因而抑制肿瘤血管 生成被认为是当前最具有前途的肿瘤治疗方法之一。Genentech公司的抗癌 新药Avastin(抗VEGF人源化抗体)已于2004年2月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用 于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并有望用于其它肿瘤,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和肾癌的 治疗。此外,用可溶性受体阻断VEGF和VEGFR的传导途径也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 效的方法。VEGF家族包括VEGF、VEGF-B、VEGF-C、VEGF-D、VEGF-E及PIGF(胎盘 生长因子),它们之间的氨基酸序列高度同源,都与同型的酪氨酸激酶受体结合。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属于酪氨酸激酶受体超家族,它们有相似的结 构,均由胞外区、跨膜区、胞内区组成。目前发现的VEGFR主要有3种: VEGFR1(Flt-1),VEGFR2(KDR),VEGFR3。与VEGFR1结合的主要是VEGF、VEGF-B, 与VEGFR2结合的主要是VEGF、VEGF-C、VEGF-D、VEGF-E,与VEGFR3结合的主要 是VEGF-C、VEGF-D。VEGFR1和VEGFR2主要位于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表面,VEGFR1 主要介导细胞骨架重排及引起细胞迁移,VEGF对内皮细胞的增殖、分化由VEGFR2 介导。VEGFR3特异表达在淋巴内皮细胞中,在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内皮中基 本没有表达。VEGF-C和VEGF-D可通过VEGF-C/VEGF-D/VEGFR3信号系统发挥作 用,从而导致肿瘤淋巴管的增生和淋巴结的转移[Neufeld G等,FASEB J,1999, 13:9-22]。Regeneron制药公司将VEGFR1膜外区与抗体Fc进行融合,制备了 VEGFR-Fc融合蛋白,它能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VEGFR竞争性结合VEGF和 VEGF-B,从而抑制VEGF和VEGF-B的生物活性,阻断新生血管的形成,实验结果 表明VEGFR1-Fc具有比Avastin更强的抗肿瘤作用[Wulff C等,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1,86(7):3377-86.Holash J等,PNAS 2002,17: 11393-11398]。但是,无论是Avastin还是VEGFR1-Fc都是通过阻断VEGF或/和 VEGF-B所诱导的生物学功能,即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来发挥抗肿瘤作用。它们 均不能与VEGF-C或VEGF-D相结合,而VEGF-C和VEGF-D可诱导肿瘤内淋巴管生成, 进而促进肿瘤淋巴结转移,所以它们不能抑制肿瘤淋巴结转移。

因此,研究出既能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VEGFR竞争性结合VEGF和VEGF-B, 还能与VEGF-C或VEGF-D相结合,从而不仅抑制VEGF和VEGF-B的生物活性,阻断 新生血管的形成,还能阻断VEGF-C和VEGF-D对肿瘤内淋巴管生成的诱导,防止 肿瘤淋巴结转移的高效抗肿瘤药物一直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急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信国健药业有限公司;上海国健生物技术研究院,未经上海中信国健药业有限公司;上海国健生物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33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