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轻质烯烃收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43243.8 | 申请日: | 200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0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齐国祯;钟思青;金永明;张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1/20 | 分类号: | C07C1/20;C07C11/02;B01J29/90;B01J29/8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沈原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烯烃 收率 方法 | ||
1、一种提高轻质烯烃收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在第一反应器中使包括含氧化合物的原料与分子筛催化剂在有效条件下反应,形成包含轻质烯烃及副产物的产品,同时形成带有积炭的分子筛催化剂;
(b)将所述带有积炭的分子筛催化剂分为两部分,再生其中的一部分所述带有积炭的分子筛催化剂,形成积炭量在0~0.5%重量范围内的再生催化剂,剩余部分所述带有积炭的分子筛催化剂返回所述第一反应器;
(c)使所述再生催化剂与包括含氧化合物和至少一部分所述产品在第二反应器接触,形成积炭量在0.05~7%重量范围内的选择性优化的催化剂;
(d)使所述选择性优化的催化剂与所述剩余部分带有积炭的分子筛催化剂混合,形成积炭量在1~15%重量范围内的混合催化剂,所述混合催化剂在所述第一反应器与包括含氧化合物的原料接触;和
(e)重复(a)~(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轻质烯烃收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筛为硅铝磷酸盐分子筛;所述含氧化合物为甲醇、二甲醚;所述第一反应器为密相流化床、湍动流化床、快速流化床或提升管;所述第二反应器为密相流化床、湍动流化床、快速流化床或提升管;所述第二反应器中与再生催化剂接触的原料包括甲醇、乙醇、二甲醚中的至少一种和乙烯、丙烯、C4+烃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反应器中与再生催化剂接触的原料中含氧化合物以液态形式进入所述第二反应器;去再生的所述带有积炭的分子筛催化剂占带有积炭的分子筛催化剂总量的1~95%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提高轻质烯烃收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铝磷酸盐分子筛选自SAPO-5、SAPO-11、SAPO-17、SAPO-18、SAPO-34、SAPO-35、SAPO-44或SAPO-56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含氧化合物为甲醇;所述第一反应器为快速流化床;所述第二反应器为提升管;所述第二反应器中与再生催化剂接触的原料包括甲醇、二甲醚和C4+烃;去再生的所述带有积炭的分子筛催化剂占带有积炭的分子筛催化剂总量的5~40%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提高轻质烯烃收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铝磷酸盐分子筛选自SAPO-34;所述第二反应器中与再生催化剂接触的原料包括第一反应器中未反应完全的甲醇、二甲醚和分离出的C4+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轻质烯烃收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条件包括反应区平均温度为300~600℃、反应压力以表压计为0.05~10MPa、原料重时空速为1~50小时-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提高轻质烯烃收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条件包括反应区平均温度为400~500℃、反应压力以表压计为0.1~0.3MPa、原料重时空速为6~25小时-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轻质烯烃收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催化剂积炭量为0~0.2%重量;所述选择性优化的催化剂的积炭量为0.5~3%重量;所述混合催化剂的积炭量为1~7%重量;所述第二反应器中与再生催化剂接触的原料中含氧化合物与所述产品的重量比为0.01~99∶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提高轻质烯烃收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性优化的催化剂的积炭量为1~2%重量;所述混合催化剂的积炭量为1.5~3%重量;第二反应器中与再生催化剂接触的原料中含氧化合物与所述产品的重量比为0.01~40∶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提高轻质烯烃收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应器中与再生催化剂接触的原料中含氧化合物与所述产品的重量比为0.01~1∶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提高轻质烯烃收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应器中与再生催化剂接触的原料中含氧化合物与所述产品的重量比为0.01~0.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324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