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40118.1 申请日: 2008-07-02
公开(公告)号: CN101620229A 公开(公告)日: 2010-01-06
发明(设计)人: 王海蛟;赵卫国 申请(专利权)人: 博阳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33/576 分类号: G01N33/576;G01N33/52
代理公司: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许亦琳;余明伟
地址: 201210上海市浦东新***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乙型肝炎 病毒 抗体 检测 试剂盒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乙肝的诊断试剂盒,具体涉及基于光激化学发光原理的乙型肝炎病毒e抗 体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乙肝病毒(HBV)具有地方性,是引发肝脏疾病的主要原因。HBV可通过血液和体液直 接传播。常见的传播方式包括输血、注射、开放伤口的直接接触、性交和婴儿出生时的母婴 传播。HBV感染后的潜伏期平均为6到8周(1~6个月)。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不适、发热、 肠胃炎、黄胆、可导致典型的黄胆肝炎、无症状肝炎、爆发型肝炎及慢性肝炎。成年人中, 有90%至95%的急性HBV感染患者得到康复,清除病毒。大约5~10%的患者转变成慢性携 带者。在HBV感染的婴儿中,大约90%发展成慢性肝炎。估计全世界有超过3亿的病毒携带 者。HBV感染,尤其是慢性感染,易发展成为肝癌。

乙肝e抗体在e抗原消失后出现,通常在乙肝症状缓解后持续1年。e抗体的产生通常 提示传染危险性的下降——传染周围人群的能力下降。但是,请注意,e抗体阳性患者仍然 携带HBV,依然具有传染性。

免疫学检测是基于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反应进行检测的一种手段,由于其可以利用同 位素、酶、化学发光物质等对被检测信号进行放大和显示,因此常被用于检测蛋白质,激 素等微量生物活性物质。

我国免疫学检测基本经历了放射免疫检测(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现仍普遍使用于 县级以上医院);酶联免疫检测(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各临床机构普遍使用);以化学 发光为代表的光生物学标记及免疫检测技术(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广使用,产品步入成长 期)三个阶段。这一衍变过程主要是基于对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准确性、以及操作简捷性 的需求的不断提高而决定的。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是近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发展 非常迅速的非放射性免疫分析技术。检测原理是以发光物质作为信号放大系统并籍助其发 光强度直接测定免疫结合。由于其高灵敏度,检测范围宽等优点,已成为放射性免疫分析 与普通酶免疫分析的取代者,是免疫学检测重要的发展方向。

但目前国内自行研制的化学发光检测试剂,大多为非均相反应,采用化学底物直接标 记,通过化学反应激发。其分析过程与传统酶标检测类似,需反复清洗与分离,检测耗时 长,自动化程度不高。国外厂家检测试剂随发光基质与检测形式而各不相同。以Abbott, Bayer与Chiron等公司为代表的化学激发,即以化学发光底物直接标记抗原或抗体进行免 疫测定。最常用的为吖啶酯,在碱性环境中可被过氧化氢氧化而发光。BD则以AKP,金钢 脘为基质采用酶促化学发光。Roche为则采用电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 发光底物二价的三联吡啶钌及反应参与物三丙胺在电极表面失去电子而被氧化。氧化的三 丙胺失去一个H+而成为强还原剂,将氧化型的三价钌还原为激发态的二价钌,随即释放光 子而恢复为基态的发光底物。这一过程在电极表面周而复始地进行,不断地发出光子而常 保持底物浓度的恒定。因反应过程中牵涉到分离清洗,自动化设计复杂,仪器相当昂贵。 此外,发光基质的稳定性也是一大问题。

光激化学发光法通过引入激光技术与纳米微球技术,成功的解决了上述不足。因反应 在均相进行,既加快了反应速度,又避免了反复分离与清洗步骤,能有效降低检测背景值, 减少反应时间,并可实现自动化操作。目前,PE公司推出了针对生物研究用的光激化学发 光试剂Alpha-screen。但在临床检测领域,还没有面世的光激化学发光检测试剂,尤其是 用于肿瘤标志物与肝炎检测项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于定性或定量检测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的检测试 剂盒及相应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

本发明的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检测试剂及试剂盒与光激化学发光检测技术相关, 光激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是一种利用化学发光物质发射的光波进行免疫测定的方法。该技术 主要整合了高分子微粒技术,有机合成,蛋白质化学与临床检测相关领域的研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阳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博阳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01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