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弯管镗铣头主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38195.3 | 申请日: | 200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9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高峰;马春翔;张青;张勇;赵现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B41/00 | 分类号: | B23B41/00;B23B4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管 镗铣头主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工程中的机床技术领域的驱动装置,具体是一种弯管镗铣头主驱动装置,用于弯管的镗铣加工。
背景技术
在核电、化工等行业存在许多大型的弯型管道,使用寿命都在60年以上。传统的镗铣头只能加工直管,对于弯型管道的加工,只能靠硬弯的方式进行。为了保证弯管的加工质量,提高弯管的使用性能,需要对弯管进行镗铣加工。而可以加工弯管的镗铣头目前国际上还处于空白状态。弯管镗铣头主驱动装置主要服务于数控及普通镗铣类机床,也是多轴控制、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重要部件,主机通过配备此类弯管镗铣头,可实现镗铣头的平面两轴移动,一轴转动的三自由度运动,解决弯管的镗铣加工问题,且可扩大主机的加工范围及使用功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保证加工精度。弯管镗铣头主驱动装置属高技术配套部件,具有技术含量高的特点,可填补国际上在这方面的空白。
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申请号为200620091650.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大型卧式车床加装数控镗铣头,通过夹紧装置进给机构实现移动,达到开孔、加工坡口、集车、铣、钻、镗一身,可应用于大型设备上。但此数控镗铣头不能实现弯管的加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弯管镗铣头主驱动装置,利用一个3-PRR平面机构实现镗铣头的平面两轴移动,一轴转动的三自由度运动,解决弯管的镗铣加工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基座、三个相同的伺服电机、三个相同的减速器、三个相同的联轴器、三组相同的滚动轴承、三个相同的传动丝杆、三个相同的移动螺母、一个中间移动滑台、一对相同的两侧移动滑台、三个相同的导轨、一个中间连杆、一对相同的侧连杆、镗杆支撑座和镗铣刀。其中,三个伺服电机分别安装在基座上,其输出端分别与三个减速器的输入端相联,三个减速器也安装在基座上,其输出端分别通过三个联轴器与三个传动丝杆连接,以传输转矩和运动。三个传动丝杆分别通过三组滚动轴承支撑于基座上,三个传动丝杆分别与三个移动螺母连接,三个导轨分别平行于三个传动丝杆,置于基座上,三个导轨上面分别安装有三个移动滑台,三个移动滑台分别与三个移动螺母固联,三个连杆的一端分别通过平面铰链连接于三个移动滑台上,另一端分别通过平面铰链与镗杆支撑座相连,镗铣刀通过转动副与镗杆支撑座相连。
使用过程中,三个伺服电机分别通过三个减速器减速,再分别通过三个联轴器带动三个传动丝杆转动,三个传动丝杆分别带动三个移动螺母移动,从而带动与三个移动螺母固联的三个移动滑台分别沿三个导轨移动,三个移动滑台通过三个连杆带动镗杆支撑座进而带动镗铣刀运动,镗铣刀可由机床电机带动沿管路中心轴线旋转,进行镗铣加工。通过三个伺服电机的运动控制,可使镗杆支撑座沿弯管的管线轨迹运动,从而引导镗铣刀实现弯管的镗铣加工。
本发明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通过由螺旋传动和连杆机构所构成的3-PRR三自由度平面机构,利用三个可控电机作为运动和力输入,带动镗杆支撑座实现平面两轴移动、一轴转动的三个自由度的运动,引导镗铣刀实现弯管的镗铣加工。弯管镗铣头主驱动装置的机构构型具有刚度大,运动灵活,结构简单,机械增益高,传动平稳的特点,且制造容易,控制容易,可模块化设计,可以填补目前弯管镗铣加工的国际空白,可适用于重型五轴数控机床和卧式镗铣床,以满足大型化工设备、核动力设备等弯管零件的加工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基座1,三个相同的伺服电机2,三个相同的减速器3,三个相同的联轴器4,三组相同的滚动轴承5,三个相同的传动丝杆6,三个相同的移动螺母7,中间移动滑台8,一对相同的两侧移动滑台9,三个相同的导轨10,中间连杆11,一对相同的侧连杆12,镗杆支撑座13和镗铣刀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81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