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水稻DNA插入或缺失分子标记鉴定籼稻和粳稻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37114.8 | 申请日: | 200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3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卢宝荣;蔡星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水稻 dna 插入 缺失 分子 标记 鉴定 籼稻 粳稻 方法 | ||
1.一种利用插入或缺失分子标记鉴定籼稻和粳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从水稻植株的任何器官或组织提取DNA样品;
(2)用34对特异引物对对提取的水稻DNA样品进行PCR扩增;
(3)电泳检测PCR产物;
(4)计算基因频率:
根据PCR产物的电泳结果和读取记录电泳结果中样品在各特异位点上的基因型结 果,使用下述公式来计算样本各特异位点的平均籼稻型基因频率Fi或粳稻型基因频率Fj, 其变化在0-100%之间:
籼稻型基因频率(%):
粳稻型基因频率(%):
式中:Xii为样本某一特异位点的纯合籼稻基因型,
Xjj为样本某一特异位点的纯合粳稻基因型,
Xij为样本某一特异位点的籼-粳稻杂合基因型,
N为使用引物对的数目;
(5)确定籼稻和粳稻:
根据检测样品中各特异位点的平均基因频率Fi或Fj,确定水稻样品为籼稻或粳稻, 具体判断标准如下:
;
所述的34对特异引物列表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711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