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轴反向转动转换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6247.3 | 申请日: | 200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0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林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37/06 | 分类号: | F16H37/06;F16H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泽群 |
地址: | 20023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轴 反向 转动 转换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机械行业的基础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机械变向器的结构。
(二)背景技术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有许多场合要求两根输出轴实现转速大小相等(或近似相等)的同轴反向转动,例如最新式双螺旋桨直升飞机要求两个螺旋桨同轴反向旋转,还有高效搅拌机也要求两个搅拌叶片同轴反向转动。目前实现同轴反向转动的方法是采用两个独立的原动机通过中间的变速装置分别带动两根轴同轴反向转动,或者是采用一个原动机通过中间较复杂的传动装置(例如链传动加齿轮传动)带动两根轴同轴反向转动。这两种方式均存在结构复杂,外廓尺寸大,体积大,重量大,成本高的问题。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尺寸小,重量轻的同轴反向转换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同轴反向转动转换器,包括箱体10和一侧的前盖4,输入轴1自前盖4穿入箱体10,穿出端为输出端14,其特征在于:
在输入轴1上固定连接短幅外摆线齿轮内转子7,针齿5周向均布固定连接在与内转子7平行配置的平动盘6上,平动盘6套入输入轴1,且套入的中孔直径大于输入轴1直径,平动盘6上周向还开设通孔,通孔内插入柱销3,通孔直径大于柱销3直径,柱销3一端固定在前盖4上,
针齿5的外侧为短幅内摆线齿圈外转子8,外转子8固定连接输出盘9和端部的输出套筒13,输出套筒13同轴套在输出端14上。
所述的平动盘6中央轴孔与输入轴1的直径差距,及平动盘6周向的通孔直径与柱销3的直径差距,大于等于针齿5在内转子7和外转子8间平动相互啮合移动的距离。
所述外摆线轮内转子7比针齿5少一个齿,外转子8的内摆线齿圈比针齿5多一个齿。在标准状态下如此配置。
所述内转子7比外转子8少两个齿,所述针齿5少于等于内转子7的齿数。在内、外转子齿数较多的场合,可以减少针齿5的齿数,俗称“抽齿”,可以达到简化机构的结构,而不影响工作效果的目的。
所述外摆线轮内转子7的齿数大于8。
工作过程:内转子7、针齿5和外转子8构成双摆线针轮啮合传动机构。输入轴1转动,带动内转子7和输出轴14转动。内转子7同时驱动由平动盘6和针齿5构成的针轮运动,针齿5平动旋转,对内拨动内转子7上的摆线针齿向一个方向旋转,对外侧,拨动外转子8向另一个方向,即相反方向旋转。外转子8又带动固定联接的输出套筒13转动,最终实现输出轴14与输出轴13的同轴反向转动。
所述外转子8与内转子7的转速数学关系为:由转化机构可知,内转子7、外转子8、由平动盘6和针齿5构成针轮的针齿齿数为Z5相互之间的转速为
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师范大学,未经上海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62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年栽培向日葵技术
- 下一篇:具自润单元的线性传动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