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复方粉针剂制剂及其制备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30085.2 | 申请日: | 2008-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7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王霆;邓桂兴;马宏强;孙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威尔曼新药开发中心有限公司;湘北威尔曼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14 | 分类号: | A61K9/14;A61K31/43;A61K31/424;A61P3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75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射 阿莫西林 克拉 维酸钾 复方 针剂 制剂 及其 制备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方抗生素及制备工艺和一种新的注射包装形式。
背景技术:
阿莫西林(或其钠盐,阿莫西林钠)属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体内杀菌力强、吸收好(75~90%)、达峰时间短(1~2小时)的特点,自20世纪60年代上市已来,一直在临床上得到广泛使用。但由于产β内酰胺酶致病菌株越来越广泛的出现,致病菌可使阿莫西林分子中的β内酰胺环易被水解失去活性而产生耐药性。克拉维酸钾是从链霉菌的培养液中分离获得的氧青霉烷化合物,含一个β内酰胺环,它只有微弱的抗菌活性,但具有强大的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作用,可保护不耐酶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之不被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水解灭活,从而加强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
将克拉维酸钾与阿莫西林钠联合应用,就解决了抗阿莫西林菌的耐药性问题,克拉维酸钾通过保护阿莫西林钠免遭β-内酰胺酶的水解而使阿莫西林钠继续发挥其杀菌作用。该复方制剂的抗菌谱较阿莫西林有所扩大,较大多数广谱抗生素(如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喹诺酮类抗菌剂等)的抗菌活性强,特别对呼吸道感染的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粘膜炎布兰汉菌等;尿路感染的大肠埃希菌、变形菌属、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等;皮肤及其附属结构感染的葡萄球菌属、厌氧菌(脆弱拟杆菌、普雷沃菌等)等感染性疾病耐药菌株的活性最强。以上可以得出: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药物中,具有抑菌灭菌作用的物质是阿莫西林钠,药品中的克拉维酸钾作为不可逆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其作用就在于抑制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的活性,不可逆得与酶的活性位点结合,使抗生素不受破坏,从而保证了抗生素的抑菌作用。
由于单体克拉维酸钾化学性质不稳定,因此通常情况下市售的产品一般为阿 莫西林钠与克拉维酸钾的混合物形式,比例为2:1、5:1等。根据临床使用需要,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制剂已经开发了多种不同比例的产品,如口服片剂2:1、5:1和7:1等。目前国内外开发的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口服制剂有2:1、5:1和7:1等,其中7:1的制剂由于配方合理,抗菌效果强等特点,已经证明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为7:1时是最佳比例,在临床上有很大的优势。
由于注射制剂起效快等特点,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口服制剂的基础上也开发了注射制剂,但目前临床仅有5:1的注射制剂。由于存在技术上的难度,尚未有人开发7:1或其他比例的注射制剂。由于无菌标准、原料含水量、结晶以及稳定性等原因,无法通过直接采用7:1口服制剂原料改变成注射制剂原料,也就是说不能简单地将7:1口服制剂改成7:1的注射制剂,必须解决原料生产工艺,切实制备出7:1注射级混合原料。
本专利改进生产工艺,制备出7:1原料进而开发出注射剂7:1原料与产品,提高产品安全性,提高了药物稳定性。同时由于克拉维酸钾的生产成本高又有青霉素类反应,因此在确保疗效的基础上将一般的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的5:1比例调节到7:1,降低了克拉维酸钾的用量,不仅相应减小了副反应几率,而且工业成本也可以大幅下降。
发明内容:
鉴于目前该复方药物制剂出现的不足,我们对原料与制剂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对配方比例进行了调整。使得其成本下降的同时,延长了药品有效期限,同时亦保证了药物的疗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威尔曼新药开发中心有限公司;湘北威尔曼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威尔曼新药开发中心有限公司;湘北威尔曼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00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油式手动液压千斤顶
- 下一篇:一种用于托料码放设备的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