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组装工序效能之生产线架构及其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27817.2 | 申请日: | 2008-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0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 发明(设计)人: | 许铭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超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37/00 | 分类号: | B65G37/00;B65G47/46;B65G47/52;B65G15/22;B65G49/0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侯来旺 |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组装 工序 效能 生产线 架构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提高组装工序效能之生产线,其系应用于一生产线上,包括:三 条输送带及复数作业工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条输送带其为平行设置, 三条输送带分为第一输送带及两条平行输送带,该第一输送带设置在该两 条平行输送带中间;两条平行输送带之外侧均设置所述作业工站,两个之 该作业工站为一组,配置一作业人员;且,该第一输送带将复数半成品向 前传输至对应每一所述作业工站的位置,而该第一输送带及两条平行输送 带上均设有横向移动机构,每一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均正好对准该两条平行 输送带外侧对应位置的作业工站,该第一输送带在每一所述作业工站对应 之位置通过横向移动机构将半成品分别转送到两侧的平行输送带上,并且 平行输送带通过横向移动机构将半成品输送到对应位置的作业工站,作业 人员将半成品进行组装,组装成一完成品后再经由对应的所述平行输送带 向前传输;且每一该作业工站独立进出对应位置的半成品与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提高组装工序效能之生产线,其中,该作业人 员完成一该作业工站之工作后,移动至下一该作业工站进行半成品组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提高组装工序效能之生产线,其中,该作业人 员在其负责之该作业工站之间为自动平行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提高组装工序效能之生产线,其中,该半成品 组装完成为一完成品之后,经由对应的所述平行输送带传送,当传送到对 应所述平行输送带终点时转送到该第一输送带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提高组装工序效能之生产线,其中,该半成品 系使用复数托盘的输送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之提高组装工序效能之生产线,其中,该托盘为 抗静电式托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提高组装工序效能之生产线,其中,更包括一 警示灯,当其中一所述作业工站缺少该半成品时,作业人员可按下该警示 灯。
8.一种生产线上提高组装工序效能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下列步 骤:
复数半成品从一第一输送带输入至对应作业工站的位置;
该第一输送带上设有横向移动机构,使该半成品分别横向传输到两条平行 输送带上,该两条平行输送带设置有横向移动机构再将该半成品分别横向 输送到复数作业工站以进行组装作业,该两条平行输送带与该第一输送带 平行设置,该第一输送带设置在该两条平行输送带中间,该第一输送带及 两条平行输送带上的横向移动机构均正好对准该两条平行输送带外侧对应 位置的作业工站; 两个之所述作业工站为一组,配置一作业人员;复数作业人员将该半成品 组装成复数完成品后,利用该两条平行输送带将该完成品继续向前传输; 以及
该作业人员移动到另一作业工站组装半成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之生产线上提高组装工序效能之方法,其中,该 平行输送带上设有所述横向移动机构,使该半成品在组装前后于该平行输 送带与该作业工站之间横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之生产线上提高组装工序效能之方法,其中,该 第一输送带及两条平行输送带系利用复数托盘承载该半成品及该完成品。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之生产线上提高组装工序效能之方法,其中,更 包括在其中一所述作业工站缺少该半成品时由作业人员按下一警示灯之步 骤。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之生产线上提高组装工序效能之方法,其中,当 完成一作业工站的组装作业后,该作业人员自动平移至另一该作业工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超光电(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深超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781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铁厂环冷机烟罩端部的防漏风结构
- 下一篇:气液分离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