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抗血小板性栓塞活性的蛋白质及生产方法和应用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27643.X | 申请日: | 2008-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8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 发明(设计)人: | 徐安龙;禹艳红;黄盛丰;黄慧清;余英才;潘岷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5/12 | 分类号: | C12N15/12;C12N15/70;C07K14/435;A61K38/17;A61P9/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华辉 | 
| 地址: | 510275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血小板 栓塞 活性 蛋白质 生产 方法 应用 | ||
1.从中国青岛文昌鱼中克隆得到的AmphiC1qDC基因,其DNA序列如序列表中<400>1 序列所示。
2.权利要求1所述基因编码的蛋白质PC1qDC,其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中<400>2序列所示。
3.权利要求2所述的蛋白质PC1qDC的成熟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400<3>所示。
4.权利要求3所述的蛋白PC1qDC在大肠杆菌中以部分可溶的形式表达的方法,按照以下步 骤进行:
(1)重组表达载体pETTRX-AmphiC1qDC的构建;
(2)将pETTRX-AmphiC1qDC转化大肠杆菌E.coli Rosetta-gamiTM;
(3)对转化的大肠杆菌E.coli Rosetta-gamiTM进行培养;
(4)重组文昌鱼PC1qDC融合蛋白的纯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蛋白PC1qDC在大肠杆菌中以可溶的形式表达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重组表达载体pETTRX-AmphiC1qDC的构建包括以下步骤:
(a)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mphiC1qDC基因的两端序列合成一对引物,上游引物含Kpn I和3C蛋白酶Prescission Protease切割位点,下游引物含Not I切割位点; 上游引物(P1):
5’-GG GGTACC CTGGAAGTTCTGTTCCAGGGGCCC GTCAGCATCTATGGCCAGGG-3’ 保护碱基Kpn I 3C蛋白酶切割对应位点 AmphiC1qDC基因序列 下游引物(P2):
5’-ATAAGAAT GCGGCCGC TCACATGTTATACGTGGGGAAAA-3’
保护碱基 Not I AmphiC1qDC基因序列
(b)以含AmphiC1qDC基因的pGEM T easy vector质粒为模板,P1、P2为引物PCR扩 增;
(c)将PCR扩增产物克隆到原核融合表达载体pETTRX上,得到重组表达载体 pETTRX-AmphiC1qDC。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蛋白PC1qDC在大肠杆菌中以可溶的形式表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的培养条件为:挑取单菌落接种于含有50mg/L氨卞青霉素,15mg/L卡那霉素, 35mg/L氯霉素和12.5mg/L四环素的2×YT培养基中,37℃振摇培养过夜活化菌种,按照 1∶100的比例接种到含有相应抗生素的200ml 2×YT液体培养基,37℃放大培养至OD600 约为0.9时,加入IPTG至终浓度为0.1mM,18℃诱导培养36hr后离心收集菌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蛋白PC1qDC在大肠杆菌中以可溶的形式表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4)重组文昌鱼PC1qDC融合蛋白的纯化方法为:
将总菌体用Tris缓冲液(150mM NaCl,50mM Tris,pH 8.5)洗涤,再用适量的Tris缓 冲液(150mMNaCl,50mM Tris,pH 8.5)悬浮,超声处理后,裂解上清液经Ni2+Chelating Sepharose亲和色谱层析纯化,收集重组蛋白的洗脱峰。
8.权利要求2所述的蛋白在制备治疗心血管性疾病的药物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764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台灯用可转动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拉链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