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器及其油气分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24833.6 | 申请日: | 200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8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常鹏飞;罗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3/04 | 分类号: | F01M13/0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蒋光恩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油气 分离器 及其 油气分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构造的技术领域,涉及车用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器。另外本发明还涉及这种发动机油气分离器所采用的油气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中所采用的油气分离器一般都采用带滤芯的结构,或者采用离心分离的方法。
常用的带滤芯的油气分离器结构比较复杂,内部阻力大,因此压力损失比较大,容易导致发动机曲轴箱内出现正压。
一般的离心分离油气方法,其混合气的进气口在油气分离圆筒的下面,油气混合气切向进入分离圆筒后旋转向上运动进行离心分离,分离后气体向上运动从顶部的出气口进入进气歧管,分离后的机油向下流回油底壳,由于进气口、出气口和回油口的位置限制使混合气分离的路径较短,且气流流向不利于机油回流,气体和机油流动方向相反会导致分离后的机油再次气化,由于气体做离心运动,油气分离效果比较差,且向上运动使分离圆筒中间尤其是底部的压力更小,使机油回流困难,容易使油底壳内的机油倒吸到油气分离器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器,其目的是改善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的油气分离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发动机油气分离器,设圆筒形的油气分离器外壳,还设有油气混合气进气口、气体出口及机油出口,在发动机上竖直设置,其中,所述的气体出口设在其上部,所述的机油出口设在其下部,所述的气体出口和机油出口分别设在油气分离器外壳的上端和下端的中心,在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外壳的内部设与其同轴的油气分离内管,由油气分离内管的中空的内部构成气体中间通道并与气体出口连通,由油气分离内管与油气分离器外壳之间的空隙,构成圆环形的油气分离环行通道。
为使本发明更加完善,还就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出了以下更为详尽和具体的技术方案,以获得最佳的实用效果,更好地实现发明目的,并提高本发明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所述的油气分离器的上端部使所述的油气分离环行通道上端封闭,所述的油气分离内管的下端与油气分离器的下端部设有一个距离,使所述的气体中间通道与圆环形的油气分离环行通道在该处为整个圆周连通。
所述的油气混合气进气口设在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外壳的上端部的侧面,其内孔油气通路与油气分离环行通道连通。
所述的油气混合气进气口与油气分离器外壳的圆柱面切向连接。
所述的油气分离器的下端部为呈向下凹的锥形,锥形的中间,机油出口的油路与油气分离器的内腔连通。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提供以上所述的发动机油气分离器所采用的油气分离方法,其发明目的与上述技术方案是相同的。该方法的油气分离过程为:
油气混合气从进气口进入油气分离器;
油气混合气在油气分离环行通道内同时作圆周和向下运动,其运动轨迹构成螺旋线,由于油液离心力大于气体,大部分油液甩到油气分离器外壳的内壁上凝结并粘附其上,然后向下流淌;一部分油液粘附于油气分离内管的内外壁,也向下流淌;
在到达油气分离器的最底端后,气流从油气分离内管内的气体中间通道上升,然后从油气分离器顶端的气体出口排出,进入发动机进气歧管;同时,从油气分离器外壳及油气分离内管的内外壁流淌下来的油液,经油气分离器底部的锥面集聚,从机油出口流出,返回发动机曲轴箱。
本发明采用的离心分离结构和分离方法,油气混合气在油气分离器上方以一定的流速切向进入油气分离器,在中间通道的外壁和外壳的内壁组成的环行通道内作旋转,并逐渐向下的运动,分离后的气体也是向下运动,使分离的机油不会因为和气体流向相反而再次气化,在旋转运动的过程中实现油气分离,使油气混合气的分离路径加长,且气流流向有利于分离后的机油回流,改善油气分离效果,回油口处的压力增大,使油底壳中的机油不容易被倒吸。结构简单,制造工艺简单,加工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俯视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结构的左视图。
图中标记为:1、油气混合气进气口,2、气体出口,3、机油出口,4、油气分离环行通道,5、气体中间通道,6、油气分离内管,7、油气分离器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48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胆系列内镜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钻孔弹模仪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