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V型发动机的曲轴箱通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23189.0 | 申请日: | 200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8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肖亨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3/04 | 分类号: | F01M13/0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28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曲轴 通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V型发动机的曲轴箱通风装置,可以保持曲轴箱内压力合理、稳定,并在排除曲轴箱内多余气体时阻止大量的油雾被吸到燃烧室中,以提高整个发动机的安全性能,属于动力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一般发动机中控制进排气门的摇臂是位于气缸盖上的,为了使摇臂部件处于一个密封的空间中,从而布置一个空心壳体固定密封在气缸盖上,称这个空心壳体为气缸盖罩。气缸盖罩与气缸盖组成的空间称之为摇臂室。该摇臂室与发动机曲轴箱连通,所以当发动机运行的时候,从活塞与缸套间隙漏出的气体造成曲轴箱内的温度、压力升高,同时曲轴箱内的机油油雾充满了整个内部空间,气体在摇臂室内形成一定压力。
为了防止摇臂室内压力过大,传统的解决方案一种是在曲轴箱盖上设置模片式呼吸器部件,并将经呼吸器出来的气体接至进气稳压箱,这种方法结构复杂且因为不是设置在最高处而效果不明显,另一种方法是在左右气缸盖罩内布置传统的塑料球呼吸器,并将经呼吸器出来的气体直接通至各缸进气道,这种塑料球呼呼器应用的是靠它自身的重力来复位,它在直列式发动机上是有效的,但在V型发动机上因气缸倾斜一个角度而显得效果不佳。第三种是在左右气缸盖罩的其中一个盖罩内安装模片式呼吸器,并将经呼吸器出来的气体通至此缸的进气道或稳压箱中,另一缸无呼吸器以降低成本,虽说整个曲轴箱与两缸的摇臂室都是相通的,但因一缸有呼吸器,另一缸没有,仍会造成两缸摇臂室内的压力不均匀,使没有装呼吸器的那个缸压力相对较高,油雾较多,并通过气门导管油封间隙进入此缸的燃烧室,使此缸出现烧机油冒蓝烟现象,机油燃烧对操作者和发动机都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V型发动机的曲轴箱通风装置,可以确保曲轴箱内的压力合理、稳定,并在排除曲轴箱内多余气体时使油雾的通过路径长,提高油雾的去除效果,以防止过多的油雾进入燃烧室,降低机油耗,提高整个发动机的安全性能。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其主要采用在呈V形排列的左、右气缸盖进气侧安装进气稳压箱部件,在左、右气缸盖上面安装左、右气缸盖罩,特征是在左、右气缸盖罩内分别装有挡油板,由挡油板隔离形成空腔,空腔包括油气分离室和控制开关室,控制开关室内分别装有单向阀部件,管路通道均设置在控制开关室内,与各自的控制开关室连通,并将左、右气缸盖罩的管路通道相连通后接至进气稳压箱部件底部设置的底部接头上。
所述的底部接头分别连接进气连接管,所述底部接头的高度高于进气连接管的内部通道。
所述的单向阀部件为模片式,所述单向阀部件分别包括呼吸器弹簧片、弹簧片压板及盖板,弹簧片压板压住呼吸器弹簧片后安装在盖板上,盖板安装在控制开关室上。
所述的左、右气缸盖罩管路通道和进气稳压箱底部接头及管路系统为互通结构。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合理;由于在左、右气缸盖罩内均装有挡油板及单向阀部件,均形成油气分离室和控制开关两个室,可以在排除曲轴箱内多余气体时确保两个缸油雾的通过路径都较长,可以提高油雾的去除效果,并且可以使曲轴箱内压力合理、稳定,且通过将左、右气缸盖罩的管路通道连通后接至进气稳压箱部件而不直接进各缸进气道可以避免吸出过多的油雾并直接进入进气道,更加长了油雾的通过路径,防止过多的油雾进入燃烧室,可降低机油耗,减少排气排放增加,以提高整个发动机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总体布置图。
图2为本发明左气缸盖罩内部结构A向视图。
图3为本发明左气缸盖罩A-A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右气缸盖罩内部结构B向视图。
图5为本发明右气缸盖罩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本发明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5所示,包括:左、右气缸盖罩1、5(管路通道1a、5d、顶杆1b、5c、油气分离室1c、5b、控制开关室1d、5a)、左、右气缸盖2、4、稳压箱部件3(底部接头3b、进气连接管3a、3c)、管路系统6、过滤网7、挡油板8、11(挡油板支板8a、11b、挡油板油气入口8b、11a、挡油板回油孔8c、11c)、单向阀部件9、10(呼吸器弹簧片9b、弹簧片压板9c、盖板9a、回油孔9d、10a)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31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检测及建立应用于噪声的MOS管模型的方法
- 下一篇:改进的微波炉隔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