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分子量端羟基聚丁二烯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8168.X | 申请日: | 2008-05-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4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陈继明;齐永新;鲁在君;易建军;于晶;潘广勤;张耀亨;柏海见;胡少坤;黄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兰州石油化工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136/06 | 分类号: | C08F136/06;C08F4/58;C08F8/00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英荷 |
地址: | 730060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子量 羟基 丁二烯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低分子量端羟基聚丁二烯的制备方法,是依次将3.0~8.0质量份的有机非极性溶剂,1质量份的丁二烯及0.3~1.0质量份的硅烷保护羟基的脂肪族烷基锂加入到反应釜中,在惰性气体环境中,于20~80℃下聚合2~4小时后,加入0.6~15质量份的环氧化合物,继续于10~80℃下反应1~3小时,用醇沉降分离,并将分离得到的聚合物胶液溶解在四氢呋喃中,加入0.8~6质量份的氟化物反应1~2小时后,用醇沉降分离;分离得到得聚合物胶液经沉降、洗涤和干燥后得到成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窄分布、低分子量端羟基聚丁二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非极性溶剂为正己烷、正庚烷、环己烷、环己胺中的任何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低分子量端羟基聚丁二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保护羟基的脂肪族烷基锂的分子结构为:
R1,R2,R3为:或或中至少一种,其中m为0~4的整数;
R4为
其中,R5为n为1~5的整数,
R6为H或m为0~6的整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低分子量端羟基聚丁二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保护羟基的脂肪族烷基锂引发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卤代硅烷和卤代醇以1∶1~1.3∶1的物质量比溶于极性溶剂中,加入卤代硅烷物质量100~130%的咪唑或嘧啶,在N2保护下于室温搅拌反应4~8小时;然后向体系中加入极性溶剂体积量2~5倍的非极性溶剂,再用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分出非极性溶剂层,蒸去溶剂后经色谱柱分离得到烷基(卤代烷氧基)硅烷液体;然后在氩气保护下,将所得无色液体与金属锂或丁基锂以物质量比1∶1~1∶8加入到烷基(卤代烷氧基)硅烷体积量1~3倍的非极性溶剂中,于20~50℃下反应2~5小时,产物经过滤即得成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低分子量端羟基聚丁二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代硅烷为三乙基氯硅烷、叔丁基二苯基氯硅烷、三异丙基氯硅烷或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
6、如权利要求4所述低分子量端羟基聚丁二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卤代醇为卤代伯醇或卤代仲醇。
7、如权利要求4所述低分子量端羟基聚丁二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溶剂为四氢呋喃或N,N-二甲基甲酰胺;所述非极性溶剂为正己烷、正庚烷、环己烷、环己胺中的任何一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低分子量端羟基聚丁二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化合物为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低分子量端羟基聚丁二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化物为季铵离子氟化物或氢氟酸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低分子量端羟基聚丁二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季铵离子氟化物为四丁基氟化铵或四乙基氟化铵;氢氟酸盐为氟化钾、氟化铵、氟化硅中的任何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兰州石油化工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兰州石油化工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816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