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飞秒激光制备氧化锌纳米线阵列的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7839.0 | 申请日: | 200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1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陈烽;贺永宁;杨青;边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30B29/16 | 分类号: | C30B29/16;C30B28/02;H01L31/029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翠兰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制备 氧化锌 纳米 阵列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纳米材料制备和飞秒激光微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飞秒激光制备氧化锌纳米线阵列的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ZnO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在紫外发光、紫外探测、压电、光电子及催化等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而当ZnO尺寸为纳米级时,会表现出更为独特的光活性、电活性、烧结活性和催化活性,因此ZnO纳米棒、纳米线等纳米结构在光电、传导、传感以及生化等许多领域有新的重要应用。目前,常规的ZnO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真空冷凝法、沉淀法、溶胶凝胶法、脉冲电子沉积法、电弧蒸发法、微乳液法及模板法等,然而均存在比较明显的不足之处,特别是制备性能优异的阵列式分布的ZnO纳米线方面,同时这些制备方法还存在成本高、工艺复杂、产量低等缺点,难以满足今后ZnO纳米材料与器件迅速发展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在先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飞秒激光制备氧化锌纳米线阵列的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原材料消耗和成本低、制备效率高、制备出的氧化锌纳米线阵列均匀性好等特点,装置可操控性强、适用范围广。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将一束光飞秒激光经透镜聚焦辐照在氧化锌靶材上,产生周期性纳米线阵列,其具体步骤如下:
1)选用脉冲宽度为20-120fs、波长为325-1200nm的超短脉冲激光,经一个凸透镜聚焦;
2)选用基底为石英玻璃、普通玻璃或硅材料的氧化锌靶材;
3)通过控制超短脉冲激光单脉冲能量10uJ-5mJ、脉冲频率10Hz-100kHz和脉冲宽度20-120fs,使激光作用于氧化锌靶材上,从而在光束聚焦的微区内诱导出周期性纳米线阵列。
所说的氧化锌靶材为高纯度及掺杂的氧化锌材料。
所说的氧化锌靶材的厚度为5μm-2mm。
由激光加载系统和靶材装夹系统依次连接构成,激光加载系统由飞秒激光器和光开关、反射镜和凸透镜组成,由飞秒激光器输出的飞秒激光束经过光开关、反射镜和凸透镜聚焦到靶材装夹系统。
在光开关、反射镜之间依次设置倍频晶体、滤光片。
在飞秒激光器和光开关之间设置光学参量放大器。
所述的靶材装夹系统由氧化锌靶材、二维精密位移台和控制计算机组成。氧化锌靶材固定在二维精密位移台上,控制计算机与二维精密位移台相连。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利用飞秒激光脉冲直接诱导周期氧化锌纳米线阵列,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原材料消耗和成本低、制备效率高、制备出的氧化锌纳米线阵列均匀性好等特点,装置可操控性强、适用范围广。
(2)本发明利用二维平移台均匀移动氧化锌材料,使飞秒激光焦点在其表面进行扫描,实现大面积的氧化锌纳米线阵列制备;
(3)本发明可诱导产生直径100-300nm,长度1-5um的氧化锌纳米线阵列,可以满足在光电、传导、传感以及生化等领域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800nm飞秒激光在氧化锌靶材上制备周期性纳米线阵列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400nm飞秒激光在氧化锌靶材上制备周期性纳米线阵列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325nm飞秒激光在氧化锌靶材上制备周期性纳米线阵列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4(a)为实施例1中飞秒激光诱导前用扫描电镜(5000x/20kV)观察到的氧化锌材料表面图.
图4(b)为实施例1中脉冲宽度为30fs的脉冲激光诱导氧化锌靶材制备的直径150nm,长度2um的氧化锌周期性纳米线阵列。
图片是用扫描电镜(5000x/20kV)观察到的结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由飞秒激光器1发出的飞秒激光,脉冲宽度为30fs,波长为800nm,脉冲频率为1kHz,脉冲能量为1mJ的激光束,通过光开关2、反射镜3焦距为100mm的聚焦透镜4将光束聚焦在氧化锌靶材5上,氧化锌靶材固定在二维精密位移台上,氧化锌靶材的运动由计算机控制二维精密位移台完成。飞秒激光聚焦光斑直径约为100um。这样在激光辐照区逐步形成了周期纳米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78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