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新型路面结构及其铺设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4666.7 | 申请日: | 2008-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0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松根;房建果;张玉宏;王林;毕玉峰;马世杰;张宏庆;李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交通厅公路局;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所;山东省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7/18 | 分类号: | E01C7/18;E01C7/22;E01C7/3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002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粒径 透水性 沥青 混合 新型 路面 结构 及其 铺设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运输工程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市政道路的新建、改建、大中修工程中,形成新型的路面结构组合,尤其涉及一种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新型路面结构及其铺设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突破200万公里,其中沥青路面占了大多数,由于经济、技术等原因,以石灰稳定类和水泥稳定类为主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是目前已建沥青路面的主要结构形式。半刚性基层由于其整体强度高、板体性好,使沥青路面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而且材料容易获得,为提高我国公路交通的整体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已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必须进行加铺改造,以恢复路面的使用功能,尤其当路面出现早期损害后,加铺改造往往更早。旧沥青路面常用的加铺方案是在其上铺设半刚性基层,再铺设沥青面层,此种加铺方案具有结构承载力强、结构层材料设计简单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工程量大、高程增加多,以及未能充分利用旧路面的面层材料等缺点。特别是不能避免反射裂缝及无法排水的缺陷,使加铺后路面重新面临早期损害的可能。
随着对半刚性基层认识的不断深入,对其进一步扩大应用的趋势越来越受到自身弱点的制约。首先,半刚性基层的温度裂缝和干缩开裂及引起的反射裂缝难以避免,其次由于半刚性基层的致密性,无法排除沥青层内和渗入半刚性基层上水,水分的积存造成基层表面的冲刷、唧浆及沥青混合料的水损害。
大量研究证明,采用LSPM能够有效的防止反射裂缝的发生,并且能够排出路面结构内部的水分,避免水分对下层或沥青面层的破坏;另外LSPM具有较高的模量和抵抗变形的能力,可以直接用于旧路补强或新建路的结构层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目前高速公路仅采用半刚性基层加传统沥青层所带来的病害,如反射裂缝、坑槽、唧泥等问题,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透水性好,不易发生早期水损坏,可有效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等优点的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新型路面结构及其铺设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新型路面结构,它包括基层,所述基层上依次设有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层和至少一层沥青层;其中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层是由粒径25mm-62mm的单粒径粗集料形成骨架并与适量的0~4.75mm粒径的填充细集料与沥青胶结料混合而组成的骨架型沥青混合料,每一沥青层厚度不大于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层厚度。
所述沥青层为粒径相异的上下两层沥青或粒径相异的上中下三层沥青。
所述基层为旧沥青路面或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或碎石化以及压稳后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或半刚性基层。
所述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层按重量份计,粗集料∶细集料∶高粘度沥青胶结料=70∶27∶3。
所述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层厚度为8-18cm。
一种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新型路面结构的铺设方法,
1)对基层进行预处理;
2)将粒径25mm-62mm的单粒径粗集料与适量的粒径为0~4.75mm细集料和沥青胶结料组成的混合料按重量份比例为70∶27∶3进行拌和,拌和时沥青采用导热油加热,加热温度在170--180℃之间,粗集料和细集料加热温度应比沥青温度高10--20℃,均匀拌和混合料的出场温度宜控制在170-185℃,拌和时间至少45s;
3)摊铺机以不得大于2m/min的速度进行缓慢、均匀、不间断的一次摊铺,其厚度为8-18cm;
4)对混合料进行压实,形成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层;
5)然后在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层上铺设至少一层沥青层,其厚度不大于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层厚度,完成路面铺设。
所述步骤1)中,
基层为半刚性新建路面时,其预处理过程为对路面进行清洁和平整,撒布乳化沥青,在透层油之上采用单层沥青表处作为封层与密水层,具体做法为使用道路石油沥青90号或70号热沥青作为粘结料,采用热沥青撒布机进行施工,沥青用量为1.3-1.5kg/m2,然后撒布5-10mm碎石,在石屑洒布完以后采用胶轮压路机碾压,以使石屑嵌入沥青之中;
基层为旧沥青路面时,应当进行对原沥青路面表面出现的坑槽、松散、沉陷等严重破坏的部分进行挖补处理,挖补处采用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回填压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交通厅公路局;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所;山东省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交通厅公路局;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所;山东省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46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