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浮停留烧结工艺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12840.4 | 申请日: | 2008-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4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 发明(设计)人: | 廖新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22B1/02 | 分类号: | C22B1/02;F27B5/00 |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立新 | 
| 地址: | 110001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浮 停留 烧结 工艺 系统 | ||
1.一种悬浮停留烧结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将料浆储槽内的生料浆送到烘干塔内,生料浆在烘干塔内被来自停留炉的高温烟气闪蒸烘干成干生料粉;烘干塔内的含有干生料粉的废气进入旋风分离器进行气固分离后废气进行排放;旋风分离器气固分离所得的干生料粉和烘干塔内的干生料粉进入煅烧主炉被烧结成熟料;煅烧主炉内含有熟料的高温烟气的熟料进入停留炉上部的旋风分离器进行气固分离,分离后的高温烟气进入烘干塔,分离后的熟料在停留炉下部保温停留;离开停留炉下部的熟料经多级旋风冷却器冷却后进入烧结产品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停留烧结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浆储槽内的生料浆由设在料浆储槽出口的高压泵通过管道送到烘干塔下部的雾化喷嘴,经雾化喷嘴喷入烘干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浮停留烧结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雾化喷嘴设在烘干塔的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这的一种悬浮停留烧结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干塔内的含有干生料粉的废气从烘干塔的顶部进入一级旋风分离器,经一级旋风分离器气固分离后废气进入二级旋风分离器,二级旋风分离器继续对废气进行气固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悬浮停留烧结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级旋风分离器分离出的废气从二级旋风分离器的顶部进入到余热锅炉,二级旋风分离器分离出的固体再次进入到一级旋风分离器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悬浮停留烧结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余热锅炉回收废气中的一部分热量,降温后的废气进入电收尘进一步净化后经过引风机和烟囱排入大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停留烧结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煅烧主炉由点火燃烧器和主燃烧器供热;烘干塔由干燥燃烧器补充供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停留烧结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停留炉下部的熟料顺流依次进入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旋风冷却器,与从第四级旋风冷却器逆流而来的冷风进行换热冷却,冷却后的熟料最后从第四级旋风冷却器离开进入产品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悬浮停留烧结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从第四级旋风冷却器进入,再逆流依次进入第三级、第二级、第一级旋风冷却器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悬浮停留烧结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级旋风冷却器的上部又有接收冷风的冷风入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停留烧结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浆储槽内生料浆含水率为33%~50%;生料浆在烘干塔内被烘干成不含附着水的干生料粉,离开烘干塔的废气温度为250℃-400℃。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停留烧结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后的熟料在停留炉下部保温停留,保温停留时间为煅烧主炉烧结时间的1~20倍。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停留烧结工艺,其特征在于所煅烧主炉中烧结温度为1050~1300℃。
14.一种悬浮停留烧结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下述结构构成:料浆储槽通过管道与烘干塔连接,烘干塔与上方的旋风分离器连接,旋风分离器与排放系统连接,旋风分离器的底部与下方的煅烧主炉连接,烘干塔的底部与下方的煅烧主炉连接,煅烧主炉与停留炉连接,停留炉的顶部与烘干塔连接,停留炉的底部与下方的旋风冷却器连接,旋风冷却器与烧结产品仓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悬浮停留烧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浆储槽的出口的管道上设有高压泵,烘干塔生料浆入口处设有雾化喷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悬浮停留烧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干塔顶部的气体出口与旋风分离器的入口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悬浮停留烧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干塔的顶部与旋风分离器的上部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4、15、16或17所述的一种悬浮停留烧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干塔的下部与干燥燃烧器连接,干燥燃烧器与燃料气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未经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284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卫生安全的铸铁炊具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炉除尘灰的综合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