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储罐区排放气治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12686.0 | 申请日: | 200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7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方向晨;刘忠生;郭兵兵;王海波;王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B01D53/04;B65D90/30 |
代理公司: | 抚顺宏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 微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罐区排 放气 治理 方法 | ||
1.一种储罐区排放气治理方法,设置冷凝系统和吸附系统,储罐设置压力控制系统,当储罐内压力高于环境压力时,储罐向外排放废气,排放废气进入冷凝系统回收冷凝物,然后进入吸附系统进一步脱除污染物后排放;当储罐内压力低于环境压力低时,关闭储罐排放气出口,当储罐内压力低于设定值时,打开储罐保护气阀门,保护气被吸入储罐;在储罐区不外排废气时,冷凝系统停止制冷,保护气进入冷凝系统和吸附系统,经过冷凝系统和吸附系统的保护气循环回储罐做为储罐保护气或进入低压瓦斯管网。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系统设置2级,第一级冷凝控制温度为0~4℃,第二级冷凝控制温度-35~-20℃。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系统设置3级第三级冷凝控制温度为-70℃~-55℃。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罐保护气为氮气。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罐区不外排废气时为储罐夜间降温的吸气时间段,利用保护气进行冷凝系统的除霜和吸附系统的再生。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霜和再生设置1~5天进行一次。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霜和再生过程为:先将冷凝系统的积液排空,然后以常温保护气进行置换,置换后将通入冷凝系统的保护气升温,使冷凝区内部温度逐渐升至20~60℃,完成冷凝器的除霜;经过冷凝区用于除霜的保护气进一步升温至120~150℃进入吸附系统,吸附剂床层温度升高使吸附的物质脱附,实现吸附剂的再生。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储罐内压力低于环境压力1000~5000Pa时,打开保护气阀门向罐内补充保护气。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储罐内压力为高于环境压力~高于环境压力5000Pa时,打开排气系统阀门向废气处理系统排气。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储罐设置水封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268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预制门口板浇筑模具
- 下一篇:气控机械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