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炉炼钢用锰基助熔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0896.6 | 申请日: | 2008-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0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任子平;李镇;曹东;潘秀兰;李德刚;王鹏;郭猛;张晓军;原丽君;张守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28 | 分类号: | C21C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21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炉 炼钢 用锰基助 熔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炼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转炉炼钢的锰基助熔剂技术。
背景技术
在转炉炼钢过程中为了保证初期渣早化,使脱磷、脱硫和吹炼操作能够顺利进行,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助熔剂,目前,生产中采用的助熔剂主要有如下几种:
1.以CaF2为主要组成的:萤石是一种普遍使用的造渣助熔剂,萤石的主要成分CaF2,其熔点低并能够显著降低CaO的熔点,但由于萤石在炼钢过程中释放出有害的(F-1)元素,造成环境污染,同时,萤石对转炉炉衬侵蚀严重,因此,萤石作为助熔剂已被禁止使用。
2.以Al2O3为主要组成的钒土类(铁矾土、铝矾土及矾土为主要原料的)助熔剂:专利号为99113322.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以Al2O3为主要组成的矾土类助熔剂,其组成为:Al2O3≥45%,SiO2≤30%,Fe2O3:7~8%,余量为CaO、MgO、TiO2、P、S等杂质,粒度为5~30mm,使用量为1.6~9kg/吨,钒土类助熔剂化渣效果较为稳定,但存在对炉衬侵蚀严重,化渣效果不显著等问题。
3.以FeO为主要组成的铁磷类(铁鳞、铁矿石及铁鳞为主要原料的)助熔剂:专利号为99112573.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以FeO为主要组成的铁鳞类助熔剂,其组成为:铁鳞70~90%,炼铁污泥5~25%,粘结剂1~5%,将原料粉碎、配置、混匀并压制成球,铁鳞类助熔剂化渣效果较为显著,但存在对炉衬侵蚀严重,使钢液温降大,助熔作用时间短不能够持续化渣等问题。
上述助熔剂存在的共性问题是对炉衬侵蚀严重,有的还存在污染环境,或者化渣效果不显著,或者使钢液温降大、助熔作用时间短、不能够持续化渣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转炉炼钢用助熔剂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利于环保、持续化渣效果好,不产生金属喷溅,炉衬侵蚀小,能增加钢水中有用元素含量,降低冶炼成本,提高钢水质量的转炉炼钢用锰基助熔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转炉炼钢用锰基助熔剂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
氧化锰(MnxOy) 60%~75%、
氧化钙(CaO) 10%~20%、
二氧化硅(SiO2) 5%~10%、
氧化亚铁(FeO) 3%~5%、
三氧化铝(Al2O3) 3%~5%,
其中氧化锰中全锰(T·Mn)含量为总量的40%~55%。
本发明转炉炼钢用锰基助熔剂的原料为锰精矿粉、石灰粉和作为还原剂的焦炭粉和/或硅粉;所述锰精矿粉中的T.Mn含量≥40%,60%~70%为佳,所述石灰粉的CaO含量≥80%,85%~90%为佳,所述焦炭粉的C含量≥90%,以上均为重量百分比。
本发明转炉炼钢用锰基助熔剂的制备方法为:将锰精矿粉、石灰粉和还原剂按助熔剂的组成含量配制,将配制好的物料混匀后,再用带式烧结机进行烧制,烧结时布料厚度为300~500mm,温度控制在1300~1500℃,烧制后经冷却、破碎加工而成。
为能保证配制原料混合均匀,使烧制后的锰基助熔剂成分均匀,本发明转炉炼钢用锰基助熔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各物料的粒度按照下列要求为宜:锰精矿粉0~150目、石灰粉0~3mm、焦炭粉0~3mm、硅粉0~3mm。
为了防止锰基助熔剂加入转炉内产生喷溅,本发明助熔剂的粒度应为10~40mm,助熔剂的水分重量百分比含量应≤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08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动压曲机
- 下一篇:抗振型指针式SF6气体密度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