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锌-氧化锌复合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0342.6 | 申请日: | 2008-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7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刘畅;汤代明;成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2F1/02 | 分类号: | B22F1/0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锌 复合 纳米 结构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锌-氧化锌复合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高温热蒸发方法,以氧化锌粉末为蒸发源,氩气为载气,空气为反应气体,氧化锌粉末在高温区蒸发、分解成锌蒸汽和氧气,锌蒸汽由载气携带到低温区氧化铟锡导电玻璃上聚集成锌微米球,同时通过表面氧化、外延生长形成锌核-氧化锌外壳-氧化锌纳米棒复合纳米结构;
作为蒸发锌源的高温区温度区间在1300~1500℃;作为产物收集的低温区温度区间在200~400℃;
升温速率为25~35℃/分钟,反应时间为20~40分钟;
氩气流量在50~300毫升/分钟,空气流量在5~20毫升/分钟;
所述复合纳米结构以及技术参数范围为:
锌球直径:3-20微米,氧化锌纳米棒直径:50-500纳米,长度:2-10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034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