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烹调的调料及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0326.7 | 申请日: | 2008-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3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赵广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广钧 |
主分类号: | A23L1/221 | 分类号: | A23L1/221;A23L1/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4100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烹调 调料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一种用于烹调的调料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调料是人们烹制菜肴时经常频繁大量使用的调味必需品。特别是烹制中国式菜肴,因其特殊制法和传统技术的需求,对调料的要求更为特别和强烈。
中国食品经长久历史长河的陶制,早已成为被世界各国人民倍加喜爱的文化遗产式食品,广为世界各国人民采用和推广。故尔中国式调料在世界范围内已有广泛的需求。调料种类很多,其中香辛调料是指能够给食品赋予香、辛、麻、辣、苦、甜等典型气味的调料,通常用香料植物制成。
目前市场销售的复合香辛调料,常见品种有咖喱粉、五香粉、、最佳香料、十三香、调馅王和炖肉料等。其配方无统一标准,生产工艺均为传统的混合粉碎,组方亦无原则依据,而且毒副作用不明,调味作用往往也不能充分达到人们对其预期的需求,不能满足人们对菜肴口味日益精道,不断提高甚至带有保健功能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使用来源于天然中草药的原料,运用中药性味组方中寒热温凉“四气”的原则,集酸、辛、苦、甘、咸“五味”科学组方,并结合组方中的各种药物依据,通过合理配方制成,为食用者提供一种组方科学,生产工艺合理,无毒副作用的复合型香辛调料,以满足人们对调料品质日益增长的需求。
本发明配方的组分如下
五味子 4-6% 枸杞子 2-4% 柠檬 0.5-1.5%
白胡椒 3-5% 龙眼肉 2-4% 白芷 1.5-2.5%
小茴香 2-4% 姜黄 2-4% 芫荽 0.5-1.5%
胡芦巴 2-4% 陈皮 3-5% 荜茇 1.5-2.5%
五加皮 4-6% 云木香 2-4% 川芎 1.5-2.5%
草豆蔻 2-4% 山柰 3-5% 香叶 1.5-2.5%
高良姜 4-6% 草果 1.5-2.5% 百合 4-6%
百里香 2-4% 淡豆豉 1.5-2.5% 丁香 2-4%
肉豆蔻 2-4% 干姜 4-6% 八角茴香 0.5-1.5%
肉桂 2-4% 砂仁 3-5% 白芥子 2-4%
花椒 2-4%
用以上的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成品后,各成分组合的最终配比应为100%
本发明的制作方法如下
八角茴香于热锅中用文火微炒10-20分钟,取出常温放凉备用;取净草果置锅内,用武火炒至外表黑褐色,发泡,有香气时取出,筛去灰屑常温放凉备用;将其它29味香辛料分别挑选洗净、烘干至含水量4-6%后加入八角茴香,物理搅匀,粉碎成120-150目细粉,成50克包装,用钴60辐照24-48小时即可。
本发明制成的复合香辛调料与以前同类调料相比,由于对配方中的各味原料,用中药“四气”“五味”的组方原则,采用五味中酸、辛、苦、甘、咸和四气中寒热温凉的三十一味天然中草药合理组方,并对传统调料经常使用的八角茴香中含有黄樟醚成份,过食会引起中毒出现头晕、恶心、四肢无力、肢体麻木等毒副作用,采用了降毒炮制工艺;同样对草果使用时会出现异味,采用武火炒制,达到消除异味的作用。使得使用本发明烹调的各种荤素菜,凉拌菜,风味小吃、馅、汤、泡菜、腌酱菜、煮肉、火锅汤料、火锅底料、火锅调料及面类食品等味道芳香醇厚,安全毒副作用低,有益健康等特点,有显而易见的推广价值。
实施例
现举一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配方组分如下:
五味子 50g 枸杞子 30g 柠檬 10g
白胡椒 40g 龙眼肉 30g 白芷 20g
小茴香 30g 姜黄 30g 芫荽 10g
胡芦巴 30g 陈皮 40g 荜茇 20g
五加皮 50g 云木香 30g 川芎 20g
草豆蔻 30g 山柰 40g 香叶 20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广钧,未经赵广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03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