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甩盅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09170.0 | 申请日: | 2008-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6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传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传英 |
| 主分类号: | A63F9/04 | 分类号: | A63F9/04;G09F23/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激扬 |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甩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游戏功能的甩盅,特别涉及兼具收容功 能并且能增加游戏趣味性的甩盅。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游戏用甩盅(如图1),其构造大多是由钟形中空 罩体以及供钟形中空罩体放置用的台座所构成,然后在该台座上 放置多颗骰子(例如4颗)并盖上中空罩体后,经过适当晃动并开盖 之后,根据事先约定的游戏规则(例如比大小)而按点数的多少来实 现决定胜负的游戏目的。然而不难发现的是,一般的甩盅似乎都 忽略了收容骰子的功能,因而导致骰子遗失是很平常的事,另外, 因为受制于传统甩盅的结构而使玩法缺乏变化性的问题。
此外,本发明人又注意到绝大多数的游戏都有先后次序的问 题,而最简单的方式莫过于以划拳来决定,但也有因出拳快慢不 一而引起输家事后抱怨有失公平的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人,经过研究,提出一种能收容骰子, 决定先后次序以及增加游戏的变化性的甩盅。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甩盅 由甩盅本体、与所述甩盅本体结合的罩体以及用于放置甩盅本体 的甩盅座构成,其特点在于所述甩盅包括在其顶部的至少一个副 空间和在所述甩盅本体内部的至少一个主空间。
所述副空间通过所述罩体和所述甩盅本体的顶部结合而形 成,所述甩盅本体的顶部具有碗形的凹部,而所述罩体与所述甩 盅本体的顶部通过套接、枢接、扣接、磁性结合或黏接固定等结 合方式结合。所述主空间为“ㄇ”状中空钟体,并且所述主、副 空间中的一个由透明材料构成。
另外,本发明的甩盅中的所述甩盅座是由表面经粗糙处理且 环设有凸缘的上侧板、具倒角的饰板以及下侧板构成,其相互组 合形成一体。在上侧板或罩体上可设置广告,例如印刷或是设置 具有广告效果的印刷品。
本发明的甩盅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提供了兼具收容和游戏 功能的所述主、副空间,因此解决了传统的甩盅不能收容骰子的 问题,从而使骰子不容易丢失,同时还可决定游戏的先后次序, 并且增加游戏的变化性。而且,在本发明的甩盅中,可对所述上 侧板进行印刷、或者在所述上侧板与所述饰板间设置具广告性质 的印刷品,从而获得不错的广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的甩盅立体图。
图1a为公知的甩盅主视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甩盅的立体图。
图2a为本发明甩盅的主视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个甩盅的主视剖面图。
图3a为本发明另一个甩盅罩体打开的主视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又一个甩盅的主视剖面图。
图4a为本发明又一个甩盅罩体打开的主视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的甩盅座的下侧板与饰板结合状态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的甩盅座的饰板与上侧板结合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发明技术特点,列举实施例并参考附图作进一步 说明,这些实施例仅为优选的例子,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例如,在本发明中所提及的对象并未限定为骰子,其也可以是硬 币,或是含有趣味性人体器官等的图案。
实施例一
首先,参照图2、2a、5及5a来说明本发明“甩盅”的构成。
本实施例中的甩盅1主要由甩盅本体3、与该甩盅本体3结合 用的外罩2、以及置放甩盅本体3用的甩盅座5构成。
具体而言,其中的甩盅本体3为整体断面基本呈“ㄇ”字状 的中空钟体,其中在顶部形成有可容置对象的下凹的碗形凹部4、 而在底部则形成有可与后述的甩盅座5盖合用的开口部d1,以及 在底部外周侧环设断面呈半葫芦状(直径上小下大)的可供游戏参 与者双手或单手握持用的握持部T。
又,外罩2具有与甩盅本体3的中空钟体部分外形弧度相仿 的形状,所谓的“部分外形弧度”是指从该碗形凹部4与甩盅本 体3外侧缘的交点I起算直到握持部上缘T1为止的甩盅本体3的 外缘部分的弧度。如此,外罩2可以覆盖在甩盅本体3的外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传英,未经王传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91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