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蒸气处理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08631.2 | 申请日: | 2006-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0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 发明(设计)人: | 加纳政雄;高仓晋佑;中野智章;天野典保;清宫伸介;西村勇作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株式会社日本自动车部品综合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02M25/08 | 分类号: | F02M25/08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兴鹏;邵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蒸气 处理 设备 | ||
1.一种燃料蒸气处理设备,包括:
第一罐(12),用于以能释放燃料蒸气的方式吸附燃料箱(2)中产生的燃料蒸气;
净化通道(27),用于将包含从第一罐(12)释放出的燃料蒸气的空气燃料混合物引入到内燃机(1)的进气通道(3)中,并用于净化燃料蒸气;
大气通道(30),其开口于大气中;
第一检测通道(28),其中具有节气门(50);
通道转换装置(20),用于在净化通道(27)和大气通道(30)之间转换与第一检测通道(28)连通的通道;
第二罐(13),其在穿过节气门(50)与通道转换装置(20)相反那侧上连接有第一检测通道(28),并用于以能释放燃料蒸气的方式吸附第一检测通道(28)流出的空气燃料混合物中的燃料蒸气;
第二检测通道(32),其与第二罐(13)相连;及
气流产生装置(14),其与第二检测通道(32)相连,并用于在第二检测通道(32)中产生气流;及
压力检测装置(16),用于检测由节气门(50)和气流产生装置(14)所确定的压力,
其中,净化的流量基于压力检测装置(16)的检测结果来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燃料蒸气处理设备,进一步包括:
第一转接通道(29a),其在节气门(50)和第二罐(13)之间与第一检测通道(28)相连;
第二转接通道(29b),其与第一罐(12)相连;和
连通控制装置(19),用来控制第一转接通道(29a)和第二转接通道(29b)之间的连通,其中
在压力检测装置(16)检测压力期间,连通控制装置(19)阻断第一转接通道(29a)和第二转接通道(29b)之间的连通,并在压力检测装置(16)检测压力之后导致第一转接通道(29a)连通于第二转接通道(29b)。
3.根据权利要求2的燃料蒸气处理设备,其中:
第一罐(12)包括连接第二转接通道(29b)并用于吸附第二转接通道(29b)流出的燃料蒸气的第一吸附部件(45),
第一罐(12)包括连接净化通道(27)并用于吸附从第一吸附部件(45)释放的燃料蒸气和产生于燃料箱(2)中的燃料蒸气的第二吸附部件(44),以及
第一吸附部件(45)通过空间(48)与第二吸附部件(4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的燃料蒸气处理设备,进一步包括净化控制装置(18),用于控制净化通道(27)和进气通道(3)之间的连通来控制燃料蒸气的净化,
其中在通过压力检测装置(16)检测压力之后的净化阶段,连通控制装置(19)致使第一转接通道(29a)与第二转接通道(29b)连通,并且净化控制装置(18)还致使净化通道(27)与进气通道(3)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的燃料蒸气处理设备,其中
在净化阶段,通道转换装置(20)致使大气通道(30)与第一检测通道(28)连通,并阻断净化通道(27)和第一检测通道(28)之间的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的燃料蒸气处理设备,其中
净化阶段包括第一净化阶段,其中连通控制装置(19)致使第一转接通道(29a)与第二转接通道(29b)连通,并且净化控制装置(18)致使净化通道(27)与进气通道(3)连通,及
净化阶段包括第二净化阶段,其中连通控制装置(19)阻断第一转接通道(29a)和第二转接通道(29b)之间的连通,并且净化控制装置致使净化通道(27)与进气通道(3)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4的燃料蒸气处理设备,其中在净化阶段之后,连通控制装置(19)阻断第一转接通道(29a)和第二转接通道(29b)之间的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的燃料蒸气处理设备,进一步包括净化控制装置(18),其用于控制净化通道(27)和进气通道(3)之间的连通以控制燃料蒸气的净化,
其中在通过压力检测装置(16)检测压力之后的净化阶段,通道转换装置(20)导致净化通道(27)与第一检测通道(28)相连通,并且净化控制装置(18)导致净化通道(27)与进气通道(3)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株式会社日本自动车部品综合研究所,未经株式会社电装;株式会社日本自动车部品综合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863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