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硅纳米管芯的多层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08557.4 申请日: 2008-01-23
公开(公告)号: CN101231944A 公开(公告)日: 2008-07-30
发明(设计)人: 卓恩宗;赵志伟;彭佳添;刘婉懿;孙铭伟 申请(专利权)人: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1L21/00 分类号: H01L21/00;H01L21/314;H01L21/3105;H01L31/04;H01L31/18;H01L29/792;H01L29/51;H01L27/115;H01L21/336;H01L21/28;H01L21/8247;H01L31/08
代理公司: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彭久云
地址: 中国台*** 国省代码: 中国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包括 纳米 管芯 多层 结构 及其 制作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艺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以激光退火于富硅介电薄膜形成纳米管芯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光电(或光伏打)元件(Photo-Voltaic Device,PV)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区域,例如太阳能电池、触控显示器、紫外光蓝光(UV-blue)侦测器、全色域光侦测器和高分辨率薄膜晶体管显示器。光伏打元件一般形成有纳米管芯(nanocrystal),且一般采用例如硅、锗的半导体材料,依据材料的能带和量子点的量子限制效应quantum confinement effect)制作纳米管芯。美国专利公开号第20060189014号揭示光伏打元件的实施范例,本发明在此列出该项专利用以补充说明本发明的先前技术,硅纳米团簇(silicon nanocluster)的制作一般于SiOx(x<2)凝聚出硅纳米束,使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射频溅射或硅注入工艺形成薄膜,此薄膜一般称为富硅的氧化硅(silicon-rich silicon oxide,SRSO)或富硅氧化物(silicon-rich oxide,SRO)。当使用化学气相沉积法或射频溅射,以高温进行退火,通常可于富硅的氧化硅中在波长590nm~750nm的范围内,得到光激发荧光(PL)的尖峰,然而,富硅氧化物(SRO)的量子效率较低,因而减少光激发荧光的强度,且降低其于光伏打元件的应用。

注入铒(Er)用以产生掺杂铒硅纳米管芯的技术亦使用于硅为基础的光源,然而,已知的注入工艺技术无法均匀的分布掺杂物,因而降低发光效率且增加成本。此外,现今界面工程的技术仍不足以使用此种注入工艺。使用Si/SiO2超晶格结构以控制管芯尺寸会导致较慢且高温的沉积工艺,而无法兼顾硅管芯尺寸与硅纳米管芯和二氧化硅界面的控制。此元件的效能非常低,限制元件的应用,为了改进元件效率,必须在硅纳米管芯和二氧化硅界面间产生大界面区。

另外,非易失性存储器市场主要使用浮置栅极元件,根据国际半导体技术2001年发展蓝图(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roadmap for semiconductors2001),浮置栅极元件遂穿氧化层的厚度在更进一步的代(generation)约只剩9nm的厚度,而缩小遂穿氧化层的厚度会由于氧化层中一个或两个缺陷,导致异常的漏电流,造成储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中的数据流失。缩小遂穿氧化层的厚度亦需要高的操作电压,不连续的电荷储存(discrete chargestorage)可略过上述问题,因此可针对遂穿氧化层和编程/抹除电压进行微缩。对于镶嵌技术而言,一般需要降低整合成本,其减少低电压产生的电荷泵浦(Charge pump)且避免使用浮置栅极元件的双多晶硅工艺,因此,使用分离类陷阱储存节点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重新受到瞩目。

图16显示已知的浮置栅极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1600,其包括源极电极1602、漏极电极1606和栅极1604,反转层1612形成于p型半导体基底的源极电极1602和漏极电极1606间,绝缘层1608形成于浮置栅极1610和栅极1604间,浮置栅极1610被绝缘层1608围绕,因此储存电荷位于浮置栅极1610中。

图17显示已知的硅-氧化物-氮化物-氧化物-硅(SONOS)型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1700剖面图,其包括堆叠结构,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未绘示)形成于半导体基底(未标示)上,且分别接触半导体基底中的源极区1710和漏极区1720。堆叠结构包括第一氧化硅层1730作为隧穿氧化层、多晶硅层1740、第二氧化硅层1750、氮化硅层1760、第三氧化硅层1770和导电层1780作为栅极,此硅-氧化物-氮化物-氧化物-硅(SONOS)型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的工艺非常复杂,且微缩隧穿氧化层会导致异常漏电流的问题。

一般来说,富硅氮化物和富硅氧化物用作电荷能陷(charge trapping)介质,以增加于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中数据的储存时间和可靠度。然而,由于上述工艺所遇到的问题,富硅氮化物和富硅氧化物不容易和一般的工艺整合,整合硅的简单和高效率发光元件工艺中,不需要高温的预退火步骤,其工艺和传统的工艺整合的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LTPS TFT)工艺对于光元件(发光元件和光侦测元件)而言是必须的。

因此,需要一技术解决上述的缺陷和问题。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85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