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装箱底横梁或底侧梁的加工方法及其生产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05316.4 | 申请日: | 2008-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7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 发明(设计)人: | 胡浩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太仓中集集装箱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23/06 | 分类号: | B23P23/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抗美 |
| 地址: | 51800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集装 箱底 横梁 底侧梁 加工 方法 及其 生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装箱底横梁或底侧梁的加工方法,尤其是与集装箱底横梁、底侧梁有关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应用该加工方法的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集装箱底横梁或底侧梁通常是由钢带加工而成,现有的钢带在加工底横梁或底侧梁时,由于加工过程中对分工的要求,其各个加工工序通常是在不同的生产线或工作场合进行,在其加工过程中,需要在各个不同生产线或工作场合之间重复的进行吊运、卸料和堆垛等工作;例如,现有的底横梁加工时,通常采用四大工序,即依次分别为钢带的开卷工序、钢带的预处理抛丸工序、喷底漆工序、钢带剪切工序、钢带的压型工序,其各个工序的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1)钢带开卷工序依次顺序包括以下工艺流程:开卷、下料、堆垛、吊运至抛丸预处理线;
(2)钢带预处理抛丸工序依次顺序包括以下工艺流程:上料、抛丸预处理、喷底漆、烘干、下料堆垛、校平、吊运至冲压线;
(3)该钢带剪切工序依次顺序包括以下工艺流程:上料、剪切、吊运至压型工位;
(4)该钢带压型工序依次顺序包括以下工艺流程:上料,压型,下料,堆垛。
而底侧梁加工时,其工艺流程和底横梁加工的工艺流程大致相同,其包括钢带开卷及成型工序,其各个工序的具体流程如下:
(1)该钢带开卷及成型工序依次顺序包括以下工艺流程:开卷、滚压罗拉成型、定长切断、吊运至抛丸预处理线;
(2)钢带抛丸预处理、喷底漆工序依次顺序包括以下工艺流程;上料、抛丸预处理、喷底漆、烘干、下料堆垛。
由以上具体工艺流程可以看出,现有的集装箱底横梁、底侧梁在加工过程中,在各个工序之间要重复的进行上料、堆垛、吊运、卸料等劳动,生产效率低,使人力资源成本增加,不利于该集装箱底横梁、底侧成本的降低。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集装箱底横梁、底侧的加工方法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装箱底横梁或底侧梁的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该集装箱底横梁或底侧梁的加工方法,该底横梁或底侧梁在同一工作区域依次顺序经过以下步骤加工而成:
(1)采用双上料小车将用于对底横梁或底侧梁加工的原材料钢带上料,经双开卷机对该钢带进行开卷处理,从该双开卷机中伸展出狭长的钢带,该钢带延伸至下一工序装置夹送装置处,该夹送装置夹送该钢带使钢带进一步延伸传送至过渡架处,在该过渡架处使用校平机对该钢带进行校平处理;
(2)校平处理后的钢带延伸至下一工序装置剪床处,使用剪床对该钢带进行切头处理,同时对在切头处理时产生的废料进行收集;
(3)切头处理后的钢带进一步延伸夹送至活套坑,经活套缓冲处理后延伸至下一工序装置毛刺机处去毛刺,经毛刺处理后,该钢带延伸至下一工序装置立辊装置,在该立辊装置导向作用下该钢带延伸至向下一工序装置罗拉机处通过侧向立辊进行挤压成型,然后对其进行矫直;
(4)矫直处理后进一步延伸至下一步工序装置烘干装置处,经该烘干装置高压吹干和高温烘干;传送至下一步工序装置打砂机处进行抛丸处理;
(5)抛丸处理后进一步延伸至下一步工序装置静电喷漆装置处,经喷漆处理后再次进行高温烘干,然后再次进行矫直处理;
(6)再次矫直处理后进一步延伸至下一步工序装置数控液压冲剪机处,根据该底横梁或底侧梁所需尺寸,该数控液压冲剪机对该钢带进行数控定尺跟踪剪切形成底横梁或底侧梁的成型工件;
(7)将该底横梁或底侧梁的成型工件进一步输送至堆垛装置处,然后对该底横梁或底侧梁的成型工件进行堆垛和下料。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上述步骤(2)中还包括对前一钢带的切尾,然后把经切头的钢带的端部和经切尾的前一钢带尾部进行对接。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上述步骤(4)中的烘干装置为中频烘干炉。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上述步骤(4)中的打砂机,包括本体、设置在所述本体上并包括多个抛丸器组的抛丸室以及用于输送型材穿过所述抛丸室的流水线,所述多个抛丸器组沿着所述流水线输送型材的方向按序间隔设置,且各所述抛丸器组围绕所述流水线的周向环绕错位设置,各所述抛丸器组的抛丸方向与所述流水线输送型材的运行方向同向并呈预定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太仓中集集装箱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太仓中集集装箱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53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棘轮扳手接头
- 下一篇:铝合金缸体低压铸造中的细长油道砂芯整体的起模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