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无线听力辅助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780101106.9 | 申请日: | 2007-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3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G·比温多洛蒂托;E·迪杰科斯塔拉;H·米尔德;R·普拉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峰力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25/00 | 分类号: | H04R25/00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刘瑜;王英 |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无线 听力 辅助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用于为使用者提供听力辅助的方法,包括:
通过内部麦克风设备(42)捕获音频信号,并且将所捕获的音频信号供应到中央信号处理单元(28,64);
估计某种类型的外部音频信号供应设备(46,48)是否连接到音频信号处理单元,以便于将外部音频信号供应到所述中央信号处理单元,并且根据所估计的外部音频信号供应设备的类型,选择音频信号处理策略;
根据所选择的音频信号处理策略,通过所述中央信号处理单元处理所捕获的音频信号和所述外部音频信号;
经由无线音频链路(34)将经处理的所述音频信号传输到佩戴在所述使用者至少一只耳朵处或者耳朵内的刺激装置;以及
根据经处理的所述音频信号,通过所述刺激装置(18,26)刺激所述使用者的听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音频链路为FM链路。
3.如权利要求1和2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外部音频信号供应设备是外部音频源(46),例如音乐播放器或电视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音乐模式的音频信号处理策略被选择,在所选择的该音频信号处理策略中,动态范围相对于默认音频信号处理策略被增加。
5.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外部音频信号供应设备是外部麦克风(48),其中,通过感测所述外部麦克风的至少一项电气参数来估计所述外部麦克风的类型,并且其中,根据所估计的外部麦克风的类型来选择所述音频信号处理策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音频信号处理策略被选择,在所选择的该音频信号处理策略中,根据所估计的外部麦克风(48)的类型来调整音频输入敏感度。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中,音频信号处理策略被选择,在所选择的该音频信号处理策略中,根据所估计的外部麦克风(48)的类型来选择语音活动检测器的类型。
8.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中央信号处理单元(28)的分类单元(60)分析所述音频信号,以便于从多种听觉场景类别中确定当前听觉场景类别,并且根据所确定的当前听觉场景类别选择音频信号处理策略。
9.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包括:测量从以下项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项机械参数:所述内部麦克风设备(42)的加速度、所述内部麦克风设备的空间取向,以及所述内部麦克风设备到声源的距离;以及根据所测量的至少一项机械参数,选择音频信号处理策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内部麦克风设备(42)包括至少两个能够进行声学波束成形的间隔开的麦克风(M1,M2)。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测得所述内部麦克风设备(42)的基本静态的水平取向,则选择与会议模式相对应的音频信号处理策略,在所选择的该音频信号处理策略中,相对于默认音频信号处理策略,为了话音理解而优化频率相关增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音频信号处理策略被选择,在所选择的该音频信号处理策略中,不存在波束成形。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包括声学缩放模式的音频信号处理策略被选择,在所选择的该音频信号处理策略中,波束成形器的方向被自动调整到最强声源的方向。
14.如权利要求10到1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测得所述麦克风设备(42)的基本水平的非静态取向,则根据手持模式的音频信号处理策略被选择,在所选择的该音频信号处理策略中,发生波束成形,并且相对于默认音频信号处理策略,提升低输入电平处的增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低输入电平处的增益的提升随着所测量的所述麦克风设备(42)到所述声源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加。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音频信号处理策略被选择,在所选择的该音频信号处理策略中,相对于默认音频信号处理策略,在低于和高于话音频率范围的频率处的增益被降低,以便于强调话音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峰力公司,未经峰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10110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