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间充质干细胞制备真皮乳头组织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80053843.6 | 申请日: | 2007-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5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朴正克;尹熙勳;柳宝永;金映真;申连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国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
| 主分类号: | C12N5/08 | 分类号: | C12N5/08;C12N5/06;C12N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间充质 干细胞 制备 真皮 乳头 组织 方法 | ||
1.一种用于制备真皮乳头组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第一培养基中培养源自骨髓、脂肪组织或脐带的间充质干细胞,该第 一培养基含有600至1900mg/l的氨基酸和12至36mg/l的维生素,所述第一培 养基选自由DMEM(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DMEM/F-12、F-12、 McCoy’s 5A、RPMIl 640、Williams’medium E以及IMDM(Iscove’s Modified Dulbecco′s Medium)组成的组;
2)在含有2000至3000mg/l氨基酸和40至60mg/l维生素的第二培养基中 培养在步骤1)中获得的细胞,所述氨基酸包括:各30至200mg/l的L-精氨酸、 L-天门冬酰胺、L-天门冬氨酸、L-胱氨酸·2HCl、L-异亮氨酸、L-亮氨酸和L-赖 氨酸·HCl;各30至210mg/l的L-苯丙氨酸、L-色氨酸以及L-酪氨酸;以及各 50至600mg/l的L-丙氨酸、L-谷氨酸、L-甘氨酸、L-组氨酸、L-甲硫氨酸、L- 脯氨酸、L-丝氨酸、L-苏氨酸和L-缬氨酸,所述维生素包括各0.01至2mg/l的 生物素、D-Ca泛酸盐和核黄素;各3至16mg/l的氯化胆碱、叶酸、烟酰胺、 吡哆醇·HCl以及硫胺素·HCl;10至15mg/l的无旋光肌醇;和0.02至0.03mg/l 的维生素B12,其中,所述第二培养基补充有干细胞生长因子HGF且不含血清;
3)将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添加至步骤2)中获得的培养物,以使得细胞 团块从培养皿分离,并经历自动聚集,以形成真皮乳头组织;以及
4)收获步骤3)中获得的真皮乳头组织,并在第二培养基中培养该组织。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步骤1)中培养所述间充质干细胞达 1至20传代数。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以范围为1至1000ng/ml的量应用所述 HGF。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培养基包含:各30至200mg/l 的L-精氨酸、L-天门冬酰胺、L-天门冬氨酸、L-胱氨酸·2HCl、L-异亮氨酸、L- 亮氨酸以及L-赖氨酸·HCl;各30至210mg/l的L-苯丙氨酸、L-色氨酸以及L- 酪氨酸;各50至600mg/l的L-丙氨酸、L-谷氨酸、L-甘氨酸、L-组氨酸、L-甲 硫氨酸、L-脯氨酸、L-丝氨酸、L-苏氨酸以及L-缬氨酸;各0.01至2mg/1的生 物素、D-Ca泛酸盐以及核黄素;各3至16mg/l的氯化胆碱、叶酸、烟酰胺、 吡哆醇·HCl以及硫胺素·HCl;10至15mg/l的无旋光肌醇;0.02至0.03mg/l的 维生素B12;400至600mg/l的谷氨酰胺;1500至3000mg/l的D-葡萄糖;3000 至3500mg/l的碳酸氢钠(NaHCO3);2000至2500mg/l的HEPES(N-[2-羟乙基] 哌嗪-N′-[2-乙磺酸]);1.0至2.0mM的Ca;0.5至1.0mM的Mg;各0.25至0.7 nM的Cu、Fe、Mn以及Zn;以及4000至5000mg/l的氯化钠。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培养基还包含胰岛素、转铁蛋 白、亚硒酸钠、皮质甾醇以及白蛋白。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真皮乳头组织是由所述间充质干细 胞分化的细胞构成的聚集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国大学校产学协力团,未经东国大学校产学协力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5384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