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等离子体处理装置、等离子体处理方法以及存储介质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49914.5 | 申请日: | 200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1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泽田郁夫;P·芬泽克;大下辰郎;松崎和爱;康松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21/3065 | 分类号: | H01L21/3065;H01L21/205;H05H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 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等离子体 处理 装置 方法 以及 存储 介质 | ||
优先权主张
本申请发明要求2007年1月15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即特愿2007-6206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可以援用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等离子体处理装置、等离子体处理方法以及存储用于实施此方法的程序的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例如半导体设备和液晶设备的制造过程中,对基板进行蚀刻、溅镀、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等的处理,在这些处理中多用到利用等离子体的等离子体处理装置。这种等离子体处理装置中,对容纳有基板的处理容器的内部供给处理气体,通过将这些处理气体等离子体化并活化,对基板进行所述的各种处理。
下面,对各种等离子体处理装置进行具体的说明。图17表示被称为平行平板双频型的等离子体蚀刻装置101,是产生被称为电容耦合型等离子体(CCP)的产生装置,该等离子体利用了电极间产生RF(RadioFrequency)电场。这种蚀刻装置101,在真空室形成的处理容器102内,具有兼作下部电极的、载置晶片W的载置台103,以及具有多个供给气体的供气孔104,构成处理容器102的顶板的气体喷淋头105。
处理容器101的侧壁由例如铝(Al)构成,它的内侧表面被例如氧化钇(Y2O3)或者耐酸铝(Al2O3)等的陶瓷所覆盖,是绝缘的。另外,它的侧壁中,进行侧壁的温度控制的冷却介质的流路106回绕于侧壁内部设置。
所述喷淋头105的下表面,装有上部电极107,上部电极107是由例如铝等的金属基底108,以及设于其表面的由硅(Si)等构成的导体板 109所构成。基底108中设置有冷却介质的流路,能够对喷淋头105进行温度控制,但在示意图中被省略,。
图中的110是气体供给源,对气体喷淋头105供给处理气体,这些处理气体通过供气孔104对晶片W供给。图中的111是排气管,为处理容器102内排气,使其处于所设定的压力。图中的112和113分别为第1高频电源和第2高频电源。前述处理气体被供给的状态时打开各高频电源112、113,自第1高频电源112向上部电极107施加例如13~60MHz的高频电力,如图中点线所示,在上部电极107的下方产生等离子体,处理气体被活化,并且,自第2高频电源113向载置台103施加例如0.38~13MHz的高频电力,产生偏置电位,构成等离子体的离子摄入晶片W,晶片W表面被蚀刻。
等离子体蚀刻装置101中,如上所述,气体喷淋头105以及处理容器102由金属材料构成,由于具有进行冷却的冷却介质的流路,可以对喷淋头105以及处理容器102进行温度控制。因此,对同一批次内的多个晶片W依次进行处理时,能够抑制每次处理引起的蓄热导致的温度上升。其结果,能够抑制由于受到气体喷淋头105以及处理容器102的温度影响而引起的处理晶片W时的偏差。另外,作为处理气体,即使使用例如在高温区域该气体中含有成分的堆积性增高的气体时,由于能够通过对喷淋头105以及处理容器102的温度进行控制,抑制处理气体成分的堆积,也可以抑制堆积物质粒化导致的晶片W的污染。
接着,对图18所示的等离子体蚀刻装置120进行说明。等离子蚀刻装置120通过被称为微波等离子体方式的方法产生等离子体。另外,图18中与等离子体蚀刻装置101相同构成的各部位以同一符号表示。图中,121是构成处理容器102的顶板的第1气体供给部,如后所述,为了将微波向其下表面传送,以氧化硅(Si2O3)或氧化铝(Al2O3)等的陶瓷构成。第1气体供给部121构成气体喷淋头,图中122是其下表面设置的多个第1气体供给孔。123是等离子体发生用气体的供给源,从该气体供给源123供给的等离子体发生用气体,通过气体供给部121内的气体流路124,从第1气体供给孔122向下方供给。
图中125将载置台103和第1气体供给部121隔开,是作为气体喷淋头构成的第2气体供给部,装有大量的第2气体供给孔126。图中127是蚀刻或成膜用的处理气体的供给源,所述处理气体,通过设置于气体供给部125内的第2气体流路128,从第2气体供给孔126向晶片W供给。图中129是贯通第2气体供给部125的开口部,将从第1气体供给部121供给的蚀刻用气体向晶片W供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未经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99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