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润滑系统、采用了该系统的轴承以及采用了该系统的万向接头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80045789.0 | 申请日: | 2007-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8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 发明(设计)人: | 小原美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NTN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10M171/00 | 分类号: | C10M171/00;C10M149/14;C10M149/20;C10M177/00;F16C33/66;F16D3/20;C10N20/00;C10N20/02;C10N30/00;C10N30/06;C10N40/02;C10N40/04;C10N50/08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贾成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 系统 采用 轴承 以及 万向 接头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润滑系统,其是在发泡、固化而多孔质化的树脂内含有润 滑成分而成的发泡润滑剂和初始用润滑剂共存于润滑对象部位的润滑 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发泡润滑剂是使含有所述润滑成分、树脂成分、固化剂和作为 发泡剂的水的混合物发泡、固化而成,
上述初始用润滑剂为稠度为300以上或者在70℃下24小时后的 分油度为0.7重量%以上的润滑脂,或在40℃的运动粘度为50mm2/sec 以上的润滑油,
在上述润滑系统的初始润滑中,至少上述初始用润滑剂存在于上 述润滑对象部位的滑动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发泡润滑剂 的发泡、固化而多孔质化的树脂具有橡胶状弹性,该树脂内所含的润 滑成分通过橡胶状弹性体的变形而具有渗出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发泡、固化 而多孔质化的树脂为聚氨酯树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发泡、固化 而多孔质化的树脂的连续气泡率为50%以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树脂的发泡 倍率为1.1~100倍。
6.一种万向接头,其是使用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系统的万向 接头,其特征在于,
通过设置于外侧构件及内侧构件上的轨道槽和扭矩传递构件的配 合来传递旋转扭矩,上述扭矩传递构件通过沿上述轨道槽滚动而进行 轴向移动,上述发泡润滑剂和上述初始用润滑剂共存于作为润滑对象 部位的万向接头内部,
在上述万向接头的初始润滑中,上述初始用润滑剂存在于上述万 向接头的滚动部或滑动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万向接头,其特征在于,上述万向接头为 等速万向接头。
8.一种万向接头的制造方法,其为权利要求6所述的万向接头的 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制造方法具备:在上述万向接头的内部封入上述初始用润滑剂 的初始用润滑剂封入工序;如下的发泡、固化工序,即在封入有上述 初始用润滑剂的万向接头的内部填充至少混合有发泡、固化而多孔质 化的树脂与润滑成分的混合物,使该混合物发泡、固化而制成上述发 泡润滑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万向接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 述初始用润滑剂封入工序中,上述初始用润滑剂被封入上述万向接头 的外侧构件底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万向接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 述发泡、固化工序是将上述混合物从上述万向接头的内侧构件的轴孔 填充到上述外侧构件和内侧构件之间,然后用轴或轴形状的密封栓将 上述内侧构件的轴孔密封,使上述混合物发泡、固化而制成上述发泡 润滑剂的工序。
11.一种万向接头的制造方法,其为权利要求6所述的万向接头 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制造方法具备:如下的发泡、固化工序,即在上述万向接头的 内部填充至少混合有发泡、固化而多孔质化的树脂与润滑成分的混合 物,使该混合物发泡、固化而制成上述发泡润滑剂;和在上述万向接 头的内部注入上述初始用润滑剂的初始用润滑剂注入工序。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万向接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 上述初始用润滑剂注入工序中,上述初始用润滑剂是在上述发泡、固 化工序后,通过取下上述密封栓而被注入到在上述内侧构件的轴孔所 形成的空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万向接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 述密封栓具有覆盖上述外侧构件的开口侧端部的凸缘。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万向接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 上述凸缘上设有通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TN株式会社,未经NTN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578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火灾时避难支援系统及防火门控制装置
- 下一篇:离心致动限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