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戊烯二醇单乙酸酯衍生物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45647.4 | 申请日: | 2007-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3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K·劳门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瓦提斯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7/14 | 分类号: | C07C67/14;C07C69/0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金辉;林柏楠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戊烯 二醇单 乙酸 衍生物 | ||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合物,特别是式(I)的环戊烯二醇单乙酸酯衍生物的 制备:
其中R1选自C1-C8烷基、C6-C10芳基、C1-C8烷氧基和C6-C10芳氧基。
已经将纯手性环戊烯二醇单乙酸酯衍生物a-d和二醇e-f用作合成宽范 围重要分子(特别是前列腺素类和碳环核苷类)的主要结构单元。
目前顺式对映体a和b的路线包括危险的原料/中间体(环戊二烯和过氧 化物)及操作和/或多变的反应,和/或差的选择性,其限制了它们尤其是按 比例增加的效率和应用。
已经通过将单态氧加到裂化的环戊二烯二聚物并随后还原该过氧化物 而制备出环戊烯二醇单乙酸酯a和b。见Saito等人,“用于抑制DNA聚合酶 的untenone A及其衍生物的结构-活性相互关系”Frontier Research Center for Genome and Drug Discovery,Tokyo University of Science, Noda,Chiba,日本,Bioorg Med Chem Lett,第14卷,第8期,第1975-1977 页(2004);和Zhang等人,“Versatile Photosensitization System for 1O2-Mediated Oxidation of Alkenes Based on Nafion-Supported Platinum(II)Terpyridyl Acetylide Complex”,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北京,中国,Org Lett,第5卷,第18期,第3221-3224页(2003)。二醇可以被二酰基化然后酶 催去对称化而产生1或2。见Lalonde等人,“Cross-Linked Crystals of Candida rugosa Lipase:Highly Efficient Catalysts for the Resolution of Chiral Esters”,Altus Biologics Inc.,Cambridge,MA,美国,JACS, 第117卷,第26期,第6845-6852页(1995)。
环戊二烯溴化后进行乙酸酯置换已被描述,但是收率低。见DePuy和 Zaweski,“环戊烯-3,5-二酮.I.合成和性能”,Iowa State Univ.,Ames, JACS,第81卷,第4920-4924页(1959)。
环戊二烯的过酸氧化已被用于制备二醇前驱体1-4,但是区域选择性和 立体选择性差。见Reimann和Poeschl,“芳族化合物的分子内烷基化.第 32部分.Reg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4-methyl-1-pyrindan-5-one”,Inst. Pharm.Lebensmittelchemie,Univ.Muenchen,Munich,德国,Pharmazie, 第50卷,第9期,第589-592页(1995)。
已经通过长合成序列手性地制备出二醇反式异构体f和g。见Kimura、 Ehama和Inomata,“C2-对称性4-环戊烯-1,3-二醇的手性制备”,Tohoku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Sendai,日本,Synthesis,第1027-1032页(2002)。
因此需要更有效的生产纯手性环戊烯二醇单乙酸酯衍生物的方法。这 种方法将提供高纯度化合物并适合大规模合成。
本发明涉及式(I)有机化合物的制备:
其中R1选自C1-C8烷基、C6-C10芳基、C1-C8烷氧基和C6-C10芳氧基,包 括以下步骤:
(1)使糠醇在酸性溶液中反应足够形成式(II)化合物的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瓦提斯公司,未经诺瓦提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56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