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刺激有粘附连接的细胞进行增殖的RNAi方法和组合物有效
| 申请号: | 200780043746.9 | 申请日: | 2007-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3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 发明(设计)人: | 谢弗·曾;李炜;朱映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组织技术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8/00 | 分类号: | A61K38/00;C07K14/475;C07K14/545;A61K38/18;C12N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闵 丹 |
| 地址: | 美国佛***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刺激 粘附 连接 细胞 进行 增殖 rnai 方法 组合 | ||
政府支持
本发明,全部或部分地,得到国家眼科研究所(National Eye Institute)给 予Scheffer C.G.Tseng的基金号RO1 EY06819和基金号RO1 EY015735支 持。政府享有本发明的某些权利。
发明背景
角膜是眼睛最重要的折射元件,其是眼球中多层、透明、无血管的最 外层部分。人要想看得清楚,角膜所有的层都必须保持透明。在角膜某一 层上的任何模糊或不透明区域都会干扰光的正常折射。从眼表面向内,构 成角膜的连续层包括上皮层、鲍曼氏层(Bowman’s Layer)、间质层、后弹性 膜层(Descemet’s membrance)和内皮层。
人角膜内皮,是覆盖角膜的后表面并朝向前室的单层细胞,其在调控 角膜间质组织水合并由此透明的方面发挥关键的作用。人角膜内皮具有关 键的液体提取或泵出的功能,其是维持角膜透明所需要的。在健康的眼中, 眼液缓慢地从内部流向间质组织;过量的水通过角膜内皮从间质组织泵到 眼的前室。而且,关键的是液体流进和流出角膜的速率保持平衡。如果内 皮细胞的泵功能减弱,间质组织将膨大,并且间质组织的胶原基质的常规 样式将被过量的水破坏。这会导致间质组织变得浑浊,并最终不透明。
发明简述
本文描述了用于刺激具有粘附连接(Ajs,adherent junction)的细胞增殖 的方法,包括将细胞与下调至少一种细胞-细胞连接组分表达的试剂接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细胞-细胞连接组分是AJ蛋白或p190。在另一实 施方式中,所述AJ蛋白是钙粘着蛋白。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钙粘着 蛋白选自N-钙粘着蛋白、α-联蛋白、β-联蛋白、p120联蛋白(以下简称为 p120)、E-钙粘着蛋白、VE-钙粘着蛋白和P-钙粘着蛋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具有AJs的细胞是,例如,内皮细胞、上皮细胞、 平滑肌细胞、角质形成细胞、外胚层细胞或内胚层细胞。在另一实施方式 中,内皮细胞是,例如,人角膜内皮细胞(以下简称HCECs;用在这里,HCECs 是角膜后表面处的单层细胞,其朝向前室)、管周内皮细胞、脑微血管内皮 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祖细胞、阴道上皮细胞或任何其它类型的上皮 细胞。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上皮细胞为,例如,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肌上皮细胞、羊膜上皮细胞、尿道上皮细胞、乳腺上皮细胞、支气管上皮 细胞、卵巢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或任何其它类型的内皮细胞。而在 又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具有AJs的细胞为HCECs。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试剂短暂地与所述内皮细胞接触。在另一实 施方式中,前述组分的下调由RNA干扰所致。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 RNA干扰下调p120的表达。而在又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试剂为双链RNA。 而在又一实施方式中,所述RNA干扰以脉冲式使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细胞与试剂在体内接触,如在哺乳动物体内, 例如,人、猴、狗、马、牛、绵羊、山羊、猪、狗、猫或兔。优选地,所 述哺乳动物为人。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发生在哺乳动物眼中。而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哺乳动物的眼患有角膜内皮功能障碍,如,例如 大疱性角膜病变(包括无晶状体的或人工晶状体的大疱性角膜病变)、角膜内 皮细胞营养不良(包括富克斯角膜营养不良、角膜水肿、先天遗传性内皮营 养不良,或角膜内皮细胞受损的任意其它病症。而在又一实施方式中,所 述试剂被施用到哺乳动物眼的前室。而在又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试剂被施 用到眼的前室。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细胞为HCECs,且所述试剂为下调N-钙粘着 蛋白、α-联蛋白、β-联蛋白、p120和/或p190表达的试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组织技术公司,未经组织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37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