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芯片衬底的接合方法以及微芯片有效
| 申请号: | 200780043431.4 | 申请日: | 2007-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2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 发明(设计)人: | 平山博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1N35/08 | 分类号: | G01N35/08;G01N37/00;B01J19/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永刚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芯片 衬底 接合 方法 以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把形成有流路用槽的微芯片衬底接合起来的方法、以 及用该方法制造的微芯片。
背景技术
利用微细加工技术在硅或玻璃衬底上形成微细流路和电路,在微 小空间上进行核酸、蛋白质、血液等液体试样的化学反应、分离和分 析等的被称为微分析芯片或μTAS(Micro Total Analysis Systems,微 总分析系统)的装置正在实用化。作为这样的微芯片的优点,有减少 样品和试剂的使用量或废液排出量、能实现节省空间且可携带移动的 廉价系统。
通过把对至少一个部件进行了微细加工的两个部件粘合起来制 造微芯片。在现有技术中,微芯片中使用玻璃衬底,提出了各种各样 的微细加工方法。但是,由于玻璃衬底不适合大量生产、成本非常高, 所以希望开发廉价且可一次性使用的树脂制微芯片。
另外,在这样的向微芯片那样的微细流路中通液进行检查的元件 中,对流路表面进行赋予亲水性的性质的处理,以使得蛋白质等的液 体试样不会附着在流路上。
作为对流路表面进行赋予亲水性的性质的处理,有涂敷有机物/ 无机物、等离子体处理、通过在流路内流过溶液进行表面修饰等的方 法。其中,SiO2膜的涂层的亲水性很好,而且由于是无机物所以作为 材料有稳定且具有高透明度等特长。
另外,作为把微芯片衬底接合起来的方法,有用粘接剂接合的方 法、用有机溶剂溶解树脂衬底的表面而进行接合的方法(例如专利文 献1)、利用超声波熔接进行接合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2)、利用热 熔接进行接合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3)、利用激光熔接的方法(例 如专利文献4)等。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8056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7723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77121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747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微芯片衬底上未形成具有亲水性的膜时,能够用上述那样的方 法把树脂制的微芯片衬底相互接合起来。另外,在超声波熔接、热熔 接和激光熔接中,由于都是通过使衬底的树脂表面熔化后再次固化而 把树脂制的微芯片衬底相互接合起来,所以在微细流路的内表面上形 成亲水性的膜且在接合面上也形成亲水性的膜时,难以把微芯片衬底 相互接合起来。
尤其是作为亲水性的膜利用无机物SiO2膜时,由于通常在微芯 片衬底相互间的接合面上也形成SiO2膜,所以一般在微芯片衬底相互 的接合中用粘接剂。
但是,用粘接剂把微芯片衬底相互接合时有图3所示的问题。图 3是用来说明根据现有技术的微芯片衬底的接合方法的微芯片衬底的 剖面图。例如,如图3(a)所示,在表面上形成有微细流路102的微 芯片衬底101上形成SiO2膜103。此时,不仅在微细流路102的内表 面上,而且在与相对应的衬底接合的面(接合面)上也形成SiO2膜103。 然后,考虑在用来覆盖微细流路102的平板状微芯片衬底104上形成 SiO2膜105,用粘接剂106把两衬底接合起来的方式。象这样用粘接 剂106把衬底相互接合起来时,恐怕会如虚线的圆所示那样,粘接剂 106渗出到微细流路102内而堵塞微细流路102。另外,由于粘接剂 106硬化后的主要成分为树脂,显示疏水性,所以恐怕会妨碍SiO2膜 带来的亲水性功能。
另外,还考虑了如图3(b)所示,只在微细流路102的内表面上 形成SiO2膜103,在微芯片衬底104上的与该微细流路102对应的位 置上形成SiO2膜105,用粘接剂106把衬底相互接合起来的方式。但 是,这样的情况下,由于粘接剂106比SiO2膜105厚,所以恐怕粘接 剂106会渗出到微细流路102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未经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34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部件的高频特性误差修正方法
- 下一篇:水质测量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