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科植入物复合材料和试剂盒以及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80041912.1 | 申请日: | 2007-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6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 发明(设计)人: | 玛丽亚·斯特勒默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特维克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L27/06 | 分类号: | A61L27/06;A61L27/12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杨 青;樊卫民 |
| 地址: | 瑞典桑***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外科 植入 复合材料 试剂盒 以及 制造 方法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例如外科植入物复合材料,包括所述复合 材料的试剂盒,以及制造所述复合材料的方法。
发明背景
金属植入物如钛、钛合金、不锈钢和Co-Cr合金由于它们的机械 强度、生物相容性、化学惰性和机械加工性而广泛用作外科植入物。 金属植入物的例子包括牙科植入物、耳蜗植入物、椎弓根螺钉、脊椎 植入物、髋部植入物、板、钉、臂和腿截肢术植入物等等。不能吸收 的陶瓷植入物由于它们的机械强度、生物相容性、化学惰性以及出色 的美感和高度耐磨损性也可以使用。不能吸收的陶瓷植入物材料的例 子包括二氧化锆和氧化铝。对于植入物材料的总体描述及其使用,参 见Ratner等,Biomaterials Science;An 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 in Medicine,2nd Edition(医用材料介绍第二版,生物材料学),San Diego (2004)。
无论用于身体何处,植入物的必要条件之一是与周围的硬或软组 织形成机械稳定组合件(unit)的能力。不稳定的组合件发挥功能的效 率可能降低或者完全停止发挥功能,和/或可能诱导过度的组织反应。 这可引起患者不适,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去除不稳定的 植入物,例如,由于生长到植入物中的组织很少或没有、感染和/或由 于骨质疏松症或其他疾病而骨形成差。
文献中提出了几种方法,用于克服宿主组织生长不充分引起的不 稳定性。植入物表面的粗糙度、形态和/或化学组成可以被修饰,以促 进组织生长。对外科植入物基准物(reference)进行表面修饰的现有技 术综述有Brunette等,Titanium in Medicine(医用的钛),Heidelberg (2001)和Ellingsen等,Bio-Implant Interface:Improving Biomaterials and Tissue Reactions(生物植入物界面:改进生物材料和组织反应),CRC Press(2003)。植入物的表面粗糙度通常借助表面的酸蚀刻和/或喷砂处 理来控制,参见美国专利No.6,491,723和Brunette等的文献。已证实 1-5微米的粗糙度能够促进骨生长。还提出了用聚焦激光加热表面以在 特定位置产生合适的表面粗糙度。
通过阳极氧化植入物,已经获得对钛植入物组合进行表面粗糙度、 形态改进和组成改变,参见WO 2005/055860和美国专利No.6,183,255。 阳极氧化产生数微米厚的多孔氧化钛表面层,参见Lin等,″Corrosion test,cell behaviour test,and in vivo study of gradient TiO2 layers produced by compound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复合电化学氧化产生的梯度 TiO2层的腐蚀性测试,细胞行为测试和体内研究)″,Journal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Research,Part A,78(3):515-22(2006 Sep 1)。氧化 物已被提议用作骨形成蛋白和肽的载体,用于促进植入物上的骨形成; 也参见SE 523,012。还已经显示,可能含有植入的H、Ta或Nb的TiO2-x膜(x在0至0.35之间)是血液相容的,并且这种类型的材料能够通 过等离子体浸没式离子植入方法来生产。参见美国专利公布No. 2003/0175444 A1,其描述了从植入物界面处的TiN到表面处具有金红 石型结构的TiO2-x的梯度结构。加上TiN层是为了增加涂层的机械性 质。还提议利用溅射法在涂层中加入H、Ta或N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特维克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特维克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19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