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ω芋螺毒素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40969.X | 申请日: | 200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7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金载一;林惠媛;金炫廷;徐洪源;鲁星勋;尹正我;李承奎;俞英在;罗兴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奈根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K38/17 | 分类号: | A61K38/17;A61P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 梅;徐 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毒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的ω-芋螺毒素肽,更具体而言,涉及新的ω-芋螺毒素肽和其用途以及提高ω-芋螺毒素与N-型钙通道的结合可逆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鸡心螺(cone snail)代表使用毒液来猎食的海洋软体动物的多样家族。各种类的毒液包含超过100种肽的独特组合,其药物潜力在很大程度上依旧是未被开发的。不同种类的芋螺毒素已进化成靶离子通道和受体,用于成功捕获鱼、软体动物或虫[1-6]。
重要的一类,从食鱼物种中分离的ω-芋螺毒素,抑制在哺乳动物中发现神经元电压敏感钙通道(VSCC)。ω-芋螺毒素具有N-型或P/Q-型VSCC的选择性,这样广泛使用它们作为研究工具来阐明神经元VSCC的分布和作用[7]。除它们作为研究工具的用途之外,动物实验已显示靶向N-型VSCC的ω-芋螺毒素在缺血性脑损伤和疼痛方面具有临床潜力。
然而,尽管ω-芋螺毒素的选择性和潜力以及突触处的N-型VSCC在脊髓中传递伤害性信息的显著作用,但是目前可用的ω-芋螺毒素不是理想的治疗剂。
例如,强N-型VSCC选择性阻断剂,GVIA,从N-型VSCC缓慢分离,并因此难以在临床环境中施用[8]。另一种ω-芋螺毒素MVIIA引起多种原因不明的神经副作用[9-11]。已报道,与对外周N-型亚型相比,MVIIA对中枢N-型亚型的特异性更高,尽管外周N-型亚型直接作用于疼痛信号。与对中枢亚型相比,CVID对外周亚型的选择性更高,因此,CVID的副作用比MVIIA的副作用少[12-14]。其它的ω-芋螺毒素对N-型VSCC的选择性较低并且不被认为是有用的治疗候选者。
在N-型VSCC阻断剂的残基扫描实验时,Tyr13、Lys2、Arg10、Leu11、Arg21、N末端和C末端酰胺对与通道的亲和性是重要的[7,15]。近来,已报道,Arg10对分子的可逆性具有重要作用。用Lys10替换Arg10显著降低可逆性[14]。虽然可逆性与亲和性密切相关,但是这两种性质的分离是可能的[16]。并且可逆性的改进使其能够成为更好的止痛药。
贯穿本申请,各种专利和出版物作为参考并且在括号内给出引用出处。为了更加全面地描述本发明以及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状况,在此通过引用方式将这些专利和出版物的公开内容全部并入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已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开发出克服与常规ω-芋螺毒素有关的问题(尤其是与N-型钙通道的低特异性以及低可逆性)的新的ω-芋螺毒素。结果,我们已经从韩国紫霞芋螺(Conus Flavidus)中分离出了新的ω-芋螺毒素,这种新的ω-芋螺毒素完全没有常规芋螺毒素的两个缺点并且还显示出作为N-型钙通道的阻断剂的显著活性。另外,我们已经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以揭示新的ω-芋螺毒素的结构和功能,从而阐明ω-芋螺毒素的可逆性的关键氨基酸残基。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ω-芋螺毒素与N-型钙通道的结合可逆性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分离的、合成的或重组的ω-芋螺毒素肽。
本发明的还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编码ω-芋螺毒素肽的核酸分子。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预防或治疗与N-型钙通道活性有关的疾病、障碍或状态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被试者中预防或治疗与N-型钙通道活性有关的疾病、障碍或状态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ω-芋螺毒素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与N-型钙通道活性有关的疾病、障碍或状态的药物的用途。
连同所附权利要求书和附图,从以下详述的说明中,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A和1B表示线性、环化的(图1A)以及纯化的FVIA(图1B)的反相HPLC色谱图。环化条件:线性肽0.02mM,GSSG 0.1mM,GSH 1mM,1mMEDTA,50mM NH4OAc,以及1M(NH4)2SO4(pH 7.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奈根株式会社,未经安奈根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09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