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高产率生物产生正丁醇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80039178.5 | 申请日: | 2007-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89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 发明(设计)人: | 菲利普·索凯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代谢探索者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P7/16 | 分类号: | C12P7/16;C12N1/21;C12R1/1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史悦 |
| 地址: | 法国圣***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产 生物 产生 丁醇 方法 | ||
1.一种通过在适合的包含碳源的培养基中培养梭菌属(Clostridia)微生 物和从所述培养基中回收正丁醇来产生正丁醇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微生物中 涉及丁酸形成的编码丁酸激酶的buk基因是缺失的,所述缺失为去除buk基 因的编码序列的至少50%。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微生物选自下组:丙酮丁醇梭菌 (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拜氏梭菌(Clostridium beijerinckii)、糖多丁醇乙 酸梭菌(Clostridium saccharoperbutylacetonicum)或糖丁酸梭菌(Clostridium saccharobutylicum)。
3.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培养是连续和稳定的。
4.权利要求1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发酵产正丁醇的微生物,
b)通过气提在发酵过程中排出正丁醇,
c)通过蒸馏从冷凝液分离正丁醇。
5.梭菌属微生物,其中在所述微生物中涉及丁酸形成的编码丁酸激酶的 buk基因是缺失的,所述缺失为去除buk基因的编码序列的至少50%。
6.权利要求5的梭菌属微生物,其中所述微生物选自下组:丙酮丁醇梭 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拜氏梭菌(Clostridium beijerinckii)、糖多丁醇 乙酸梭菌(Clostridium saccharoperbutylacetonicum)或糖丁酸梭菌(Clostridium saccharobutylicu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代谢探索者公司,未经代谢探索者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917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