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剥离性粘合片及粘附体回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38290.7 | 申请日: | 200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2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木内一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J7/02 | 分类号: | C09J7/02;C09J11/08;C09J20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剥离 粘合 粘附 回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剥离性粘合片及使用该粘合片的粘附体回收 方法,更详细地讲,涉及通过加热处理快速且容易地剥离回收 粘附体的方法。还涉及利用该剥离回收方法高效率地剥离回收 半导体零件及电子零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半导体零件、电子零件的小型化、薄型化, 不仅这些零件的处理变得很难,而且提高生产率也成为很大的 问题。特别是,高效率且无破坏地将临时固定于粘合片上的小 型且易碎的零件剥离回收的方法是很大的问题。对于小型、薄 型化了的零件的处理,利用能自然剥离的热剥离性粘合片是很 有效的。
以往,公知有一种在基板上设置含有热膨胀性微小球等的 发泡剂或膨胀剂的粘合剂层而成的加热剥离型粘合片(参照专 利文献1~6)。该加热剥离型粘合片是使粘接性和使用后的剥 离性并存的粘合片,其特征在于,通过由加热使发泡剂等发泡 或膨胀而降低粘接力,从而能自硅晶圆等粘附体容易地剥离。 特别是使用了热膨胀性微小球的加热剥离型粘合片因加热而使 热膨胀性微小球膨胀,从而粘合层与粘附体的接触面积大大降 低,能无破坏地回收粘附体,因此,可广泛用作半导体或电子 零件的制造工序时的临时固定部件等。但是,在近年来被称作 超薄型芯片的、厚度为40μm以下的、柔软性较高的半导体芯片 或者非常小的零件为粘附体的情况下,存在这样的问题,即, 由于该粘附体易于追随加热剥离型粘合片在加热处理后的表面 凹凸,因此,粘合层与粘附体的接触面积未充分降低,剥离花 费时间或产生无法剥离的情况,生产率显著降低。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51-2453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56-6146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56-6146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昭60-252681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1-131507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2-1462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是例如厚度为40μm以下 的具有柔软性的粘附体或非常小的粘附体、也能无破坏且高效 率地剥离回收的热剥离性粘合片及粘附体回收方法。
本发明人基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对 于由基体材料、中间层及热剥离性粘合层构成的热剥离性粘合 片来说,在中间层的厚度、热剥离性粘合层的厚度和该热剥离 性粘合层中所含有的热膨胀性微小球的最大粒径之间所存在的 特定关系成立时,即使是具有柔软性那样的粘附体或者非常小 的粘附体,也能高效率地剥离回收,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剥离性粘合片,该热剥离性粘合片 是在基体材料的一面上依次层叠厚度为A的中间层、含有最大 粒径C的热膨胀性微小球的厚度为B的热剥离性粘合层而成,其 特征在于,满足C≤(A+B)≤60μm及0.25C≤B≤0.8C的关 系,而且加热处理后热剥离性粘合层的粘附力小于0.1N/ 20mm。
上述热剥离性粘合片优选为,加热处理后的热剥离性粘合 层表面的轮廓算术平均偏差粗糙度Ra为5μm以下,最大高低差 Rmax为25μm以下。还优选为,使用玻化温度(Tg)为60℃以 上、且厚度为50μm以下的基体材料。
上述热剥离性粘合片也可以是这样的形态,即,由预先被 切断加工为规定形状的基体材料、中间层及热剥离性粘合层构 成的片以上述热剥离性粘合层接触隔离物表面的状态排列在纵 长的隔离物上,而且缠绕为卷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粘附体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在热 剥离性粘合层上载置有粘附体的上述热剥离性粘合片的基体材 料侧或粘附体侧实施加热,使热剥离性粘合层中的热膨胀性微 小球膨胀之后,剥离回收上述粘附体。
作为上述粘附体,可以使用半导体零件或者电子零件。
另外,本说明书中的粘合片也包括粘合带。
采用本发明,即使是例如厚度为40μm以下的具有柔软性的 极薄型的粘附体、极小型的粘附体,也能高效率且无破坏地剥 离回收粘附体。特别是,也能高效率地剥离回收用以往的针拾 取方式无法回收的易碎的半导体芯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热剥离性粘合片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剖 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日东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82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预拉紧的滤网的外周密封系统
- 下一篇:覆层冷冻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