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烯烃生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36401.0 | 申请日: | 200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2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A·J·考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球油品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11/00 | 分类号: | C10G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柏楠;刘金辉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烯烃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轻质烯烃的生产,更具体地,涉及通过较重 烯烃的裂化生产轻质烯烃。
背景技术
世界上大部分石化工业关注轻质烯烃材料的生产,和其通过聚 合、寡聚、烷基化和其它公知的化学反应在各种重要化学产品生产中的用 途。轻质烯烃包括乙烯、丙烯和其混合物。这些轻质烯烃是现代石化和化 学工业的基石。
可以使用烯烃转化技术从其它烯烃生产轻质烯烃。所述烯烃转 化方法通常与其它烯烃生产技术如蒸汽或流化催化裂化组合或一起使用, 或氧合物至烯烃方法以提高轻质烯烃的生产。
通常有两类主要的烯烃转化技术可以用于生产轻质烯烃,复分 解和烯烃裂化。所述复分解方法通常通过乙烯和2-丁烯的反应来生产丙烯。 所述烯烃裂化方法通常通过裂化或转化C4-C8进料来生产乙烯和丙烯,来 生产主要包含C2-C6化合物以及一些氢和其它轻质气体的排出物流。所述 排出物流随后被分离为各种产物流,如包含乙烯和丙烯的产物流。
虽然所述工艺能够形成相对更高量的丙烯和/或乙烯,但是仍然 需要并且人们已经在寻求进一步改进如进一步增加丙烯和/或乙烯生产和 回收的相对量。
通常,烯烃裂化方法在升高的温度下的反应器中进行,且通常 生产出温度超过500℃的排出物流。随后将所述烯烃裂化反应器排出物流 冷却并压缩以便于将其分离成单独的产物流。烯烃裂化反应器排出物流可 以通过各种热交换方法来冷却,如与冷却介质(如冷却水)进行间接热交换。 一种所述的间接热交换方法通常包含使热烯烃裂化反应器排出物通过热 交换单元如管壳式换热器,以生产具有适于有效压缩的温度状态的冷却的 烯烃裂化反应器排出物流。
然而,所述间接热交换单元容易被烯烃裂化反应器排出物流的 成分所淤塞(fouling)。例如,重烃化合物能够在热交换单元的表面上冷凝, 这会导致热交换单元冷却能力的降低。通常,将被压缩的气体的温度决定 着相应压缩机的能力,即温度越高的气体越不易被压缩。因此,热交换单 元冷却能力的降低会导致相应压缩机压缩能力的下降,进而导致用于清洗 热交换单元的停机时间的增加和产物输出量的下降。
鉴于上述原因,需要可以有效降低用于烯烃裂化反应器排出物 流冷却的热交换单元淤塞的工艺方案和/或排列。
此外,通过所述间接热交换单元的气体材料也可以经历从入口 到出口的显著的压降,导致冷却的排出物流具有的压力可低于所希望的压 力,和可需要额外的能量消耗和增加的压缩机尺寸来压缩冷却的排出物 流,来使压力适于在随后分离单元中进一步加工。因此,这也需要可以使 通过热交换单元的压降减少的工艺方案和/或排列。
此外,通过热交换单元的压降会导致在相应烯烃裂化反应器出 口的压力增加,这会导致通过烯烃裂化方法生产的乙烯和/或丙烯的产量下 降。因此,这也需要可以有效增加轻质烯烃特别是乙烯和/或丙烯相对产量 的工艺方案和/或排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般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方法和系统,用于从富含 烯烃的进料流生产更高产量的轻质烯烃。
本发明更具体的目的是克服一种或多种上述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般目的可以通过冷却烯烃裂化反应器排出物流的方 法实现或至少部分实现,所述方法包括使烯烃裂化反应器排出物流与急冷 油流(quench oil stream)在单一接触式冷却器接触区相接触,来生产冷却的 蒸气流并形成加热的急冷油流,从接触式冷却器入口到接触式冷却器出口 的压降小于3.5kPa(0.5psi)。所述方法还包括冷却加热的急冷油流和将一 部分冷却的油流返回到接触式冷却器。
与常规烯烃裂化和回收方法相比,现有技术通常不能提供所希 望的有效增加轻质烯烃相对产量的工艺方案和排列。此外,现有技术不能 提供所希望地可使淤塞降低和/或使通过相应热交换单元的压降降低的工 艺方案和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球油品公司,未经环球油品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64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