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由Gi-偶联受体调节的cAMP水平的体外测定无效
| 申请号: | 200780027558.7 | 申请日: | 2007-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3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 发明(设计)人: | 克里斯蒂娜·佩尔内勒;王述仁;伯努瓦·富沙克;戴维·皮韦尼卡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瑞普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50 | 分类号: | G01N33/50;C12N5/00;C12Q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张 英 |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gi 受体 调节 camp 水平 体外 测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由Gi-偶联受体调节的cAMP水平的一种体外测定(体外分析,in vitro assay)。
背景技术
G-蛋白偶联受体(GPCR)代表人类基因组中最大的超家族之一。它们与大量生理紊乱和疾病有关,因此代表一种用于药物制剂和药物发现的重要目标。目前正在开发的全部药物中大约60%针对GPCR(Lundstrom et al.,Trends Biotechnol.,2005,23,103-108)。
GPCR,特征在于它们的7个跨膜结构域,可由多种胞外刺激物如神经递质、激素、光和增味剂激活。
异源三聚体G蛋白由3个亚单位构成:α亚单位(35kDa)家族、β亚单位(35-36kDa)家族和γ(6-10kDa)亚单位家族。通过将与Gα亚单位结合的鸟苷-5’-三磷酸(鸟苷三磷酸,GTP)更换为鸟苷-5’-二磷酸(鸟苷二磷酸,GDP),激动剂结合引起受体的活性构象改变以及随后的G蛋白激活(Kristiansen,K.,Phamacol Ther,2004,103,21-81)。然后,Gα从Gβγ二聚体解离导致下游效应物如腺苷酸环化酶、离子通道和磷脂酶通过Gα或Gβγ二聚体而激活。
目前存在不同形式的合适测定,涵盖对GPCR信号传导过程中三个主要步骤的利用,包括配体结合和功能分析(综述参见GreasleyP.J.and Jansen,F.P.,Drug Discovery Today:Technologies,2005,2,2,163-169)。这些步骤包括配体与受体的结合、活性构象中配体介导的受体稳定化导致核苷酸交换(Gα亚单位中GTP更换为GDP),最终,随后偶联至不同的胞内第二信使途径。
偶联于GPCR的G蛋白包括四个家族Gq、Gs、Gi和G12/13(综述参见Wong,S.K.-F.,Neurosignals,2003,12,1-12),与特异性第二信使途径的偶联将依赖于受体的G蛋白优选性和所采用激动剂的性质(Akam,E.C.et al.,BrJPharmacol.,2001,132,4,950-8;Wong,S.K.-F.,Neurosignals,2003,12,1-12)。
Gq偶联受体的激活导致磷脂酶C的激活,从而诱导钙贮存经由肌醇1,4,5-三磷酸(IP3)的生成而释放。该途径的功能分析主要基于细胞,且利用钙和IP3信号。
Gs和Gi偶联受体的激活导致腺苷酸环化酶的激活(Gs)或抑制(Gi),分别引起胞内cAMP水平的增加或减少。多种利用荧光或发光读数的测定形式可应用于胞内cAMP的测量(综述可参见Williams,C.et al.,Nat Rev Drug Discov.,2004,3,2,125-35)。对Gs偶联受体,这些测定形式可提供满意的结果。
然而,对于Gi偶联受体,要利用这些技术来获得可行性测定则比较困难。检测由Gi偶联受体诱导的效应要求通过毛喉素(福司柯林,forskolin)进行预激活以刺激腺苷酸环化酶并生成cAMP,且通过将激动剂结合于Gi偶联受体上而介导的cAMP生成抑制很少超过利用毛喉素的刺激的60%。此外,测量通过拮抗剂对由于毛喉素对腺苷酸环化酶活性预刺激所导致Gi受体激动剂介导cAMP降低的反转也增加了复杂性(Greasley P.J.and Jansen,F.P.,DrugDiscovery Today:Technologies,2005,2,2,163-169)。
克服这些局限性的一种方式是通过利用嵌合(Gqi5)或广宿的G蛋白(G16/15),将Gi偶联受体的正常药理学效应物从腺苷酸环化酶转化为PLCβ途径(Lui,A.M.,et al.,J.Biomol.Screen,2003,8,39-49)。然而,已证实采用非同源G蛋白可诱导受体/G-蛋白相互作用的显著改变,从而降低测定的关联性。
用于测定cAMP浓度的其他方法包括报道基因测定(Kent,T.Cet al.,Journal of Biomolecular Screening,2005,10,5,437-446)。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测量一个二次事件(这里为报道基因的激活或抑制)会增加筛选中假阳性或假阴性干扰的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瑞普公司,未经赛瑞普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75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针对VEGF的ELISA
- 下一篇:测量涂层外观的方法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