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CCR拮抗剂中间体的新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80026280.1 | 申请日: | 2007-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0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 发明(设计)人: | 黛布拉·安格;菲利普·科恩沃尔;邓肯·M·吉尔;维诺德·库玛;菲利普·奥基夫;罗娜·辛克莱尔;鲁伊斯-曼纽尔·瓦兹;爱德华·L·韦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斯利康(瑞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317/10 | 分类号: | C07D317/10;C07C205/06;C07C209/66;C07C211/46;C07C211/48;C07D303/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封新琴 |
| 地址: | 瑞典南***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ccr 拮抗剂 中间体 新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用于制备治疗剂的中间体化合物的新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涉及可用于制备治疗剂的新中间体化合物。
背景技术
趋化因子在各种疾病和紊乱的免疫和炎症应答中起重要作用,所述疾病和紊乱包括哮喘和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及自身免疫病理如类风湿关节炎和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表明趋化因子的作用由G蛋白偶联的受体亚族介导,所述亚族包括称为CCR1、CCR2、CCR2A、CCR2B、CCR3、CCR4、CCR5、CCR6、CCR7、CCR8、CCR9、CCR10和CCR11(对于C-C族);CXCR1、CXCR2、CXCR3、CXCR4和CXCR5(对于C-X-C族)和CX3CR1(对于C-X3-C族)的受体。这类受体代表了药物开发所针对的好靶点,因为调节这类受体的试剂能用于如上所述的紊乱和疾病的治疗。
WO01/98273公开了具有如下所示的结构(IA)的系列化合物,其中Ra为苯基(可被取代),且其中Rb表示合适的取代基,n典型地为0、1或2。
WO03/051839公开了CCR1拮抗剂即N-{2-[((2S)-3-{[1-(4-氯苄基)哌啶-4-基]氨基}-2-羟基-2-甲基丙基)氧基]-4羟苯基}乙酰胺。相关的化合物即N-{5-氯-2-[((2S)-3-{[1-(4-氯苄基)哌啶-4-基]氨基}-2-羟基-2-甲基丙基)氧基]-4-羟苯基}乙酰胺也显示出拮抗CCR1的活性。
合成上述类型化合物的方法典型地包括如下述流程图1步骤(i)所示的那样用环氧化物衍生物例如3-硝基苯磺酸([2-甲基环氧乙烷基]甲基)酯(3)(亦称对硝基苯磺酸(甲基缩水甘油基)酯)使受保护的乙酰氨基酚衍生物(2)烷基化,得到环氧醚衍生物(4)。如流程图1步骤(ii)所示的那样使环氧化物产品(4)与哌啶胺(5)反应(以及使任一受保护的取代基脱保护)可产生目的药物化合物(1A)。
流程图1
尽管可以接受采用上述路线以最多5公斤的量制备目的化合物,但认为这些方法不适合进一步扩大生产。此中的一个理由是与运输和处理对硝基苯磺酸缩水甘油酯(3)有关的安全问题,已经发现对硝基苯磺缩水甘油酸酯具有潜在危险的热性质。此外,已知的对硝基苯磺酸缩水甘油酯(3)的合成和纯化方法可产生易变的产率和显著量的副产品。
鉴于上述原因,发现合成式(IA)化合物的新方法将是有利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式(I)化合物或其盐的方法:
其中Q为OH或OP,其中P为醇-保护基,或者Q为氟或氯,
X为氢或氯,
且R1和R2与二者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1,2二醇保护基,
所述方法包括在碱的存在下使式(II)化合物或其盐与式(III)化合物或其盐反应,
式(II)化合物:
其中Q和X如式(I)中定义,且Y为氯或氟,
式(III)化合物:
其中R1和R2如式(I)中定义。
在本发明方法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式(II)中的Y为氟。
在本发明方法的其它实施方案中,式(I)和式(II)中的Q为OH或OP。
在本发明方法的其它实施方案中,式(I)和式(II)中的Q为氟。
在本发明方法的其它实施方案中,式(I)和式(II)中的X为氢。
在本发明方法的其它实施方案中,式(I)和式(II)中的X为氯。
在本发明方法的其它实施方案中,式(I)和式(II)中的X为氢或氯,Q为OH或OP,且Y为氟。
在本发明方法的其它实施方案中,式(I)和式(II)中的X为氢或氯,Q为氟,且Y为氟。
在本发明方法的其它实施方案中,式(I)和式(II)中的X为氢或氯,Q为氯,且Y为氯。
在本发明方法的其它实施方案中,式(I)和式(II)中的X为氢或氯,Q为氯,且Y为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斯利康(瑞典)有限公司,未经阿斯利康(瑞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62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