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线引导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0780025737.7 | 申请日: | 200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4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白井武树;海老名茂;和泉慎史;林勇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TH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C29/06 | 分类号: | F16C29/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腾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线 引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块借助无限循环的多个滚珠安装在轨道轨上而能使固定在所述移动块上的被搭载物沿轨道轨自由往复运动的直线引导装置,特别涉及滚珠的无限循环路相对于所述移动块形成为面对轨道轨的轨槽的简易构造的直线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作机械的工件台或各种搬送装置的直线导向部,多采用搭载了台等可动体的移动块沿轨道轨连续移动的滚动引导装置。在该种滚动引导装置中,所述移动块借助多个滚珠安装在轨道轨上,滚珠在移动块和轨道轨之间一边承担负荷一边滚动,由此能够使搭载在移动块上的可动体能沿轨道以极小的阻力轻快地运动。另外,在移动块上具有滚珠的无限循环路,通过使滚珠在该无限循环路内循环,所述移动块可以沿轨道连续地移动。
以前,作为所述移动块,由金属制的块本体和结合在该块本体的两端上的合成树脂制的端盖构成的产品是主流。在所述块本体上,在与轨道轨的滚珠滚动槽之间形成滚珠一边承担负荷一边滚动的负荷滚动槽,同时,与该负荷滚动槽平行地穿设无负荷滚珠通路,由用于抑制相对滚珠滚动的长时间摩损的、例如能淬火的钢形成。另外,在所述端盖上形成方向转换路,为了实现复杂的形状,由合成树脂的射出成形而形成。另外,通过把一对端盖相对于块本体的前后两个端面正确地固定,负荷滚动通路的端部和无负荷滚珠通路的端部由方向转换路连结,完成具有滚珠的无限循环路的移动块。
但是,这样的现有的移动块在加工及组装方面很费工夫,存在制造成本增大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WO2006/022242-A1中公示了极其简化了移动块的构成的直线引导装置。在该直线引导装置中,滚珠的无限循环路相对金属制的移动块作为轨槽形成,移动块由单一的金属块构成。所述轨槽由以下部分构成:在与轨道的滚珠滚动槽之间使滚珠边承担负荷边滚动的负荷直线槽;分别设在该负荷直线槽的两个端部、使在这样的负荷直线槽中滚动来的滚珠的滚动方向改变、使该滚珠从所述轨道的滚珠滚动槽脱离的一对滚珠偏向槽;把无负荷状态的滚珠从一个滚珠偏向槽移送到另一个滚珠偏向槽的无负荷直线槽。该轨槽在与所述移动块的轨道相向的位置形成,由此,造成在滚珠偏向槽及无负荷直线槽的内部在无负荷状态下滚动的滚珠从轨槽脱离。
另外,WO2006/064734-A1也公示了同样的直线引导装置。在该直线引导装置中,通过在移动块和另一个滚珠循环板上形成所述轨槽,使该滚珠循环板嵌合在移动块上,使轨槽配置在面对轨道轨的位置上。
所述轨槽能通过使用了立铣刀的切削加工相对移动块或滚珠循环板连续地形成,在该点上规定比需要端盖的现有的直线引导装置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专利文献1:WO2006/022242-A1
专利文献2:WO2006/064734-A1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WO2006/022242-A1公示的直线引导装置中,在将轨道轨剖面形成为大致矩形状、将移动块形成为跨过该轨道轨的通道状的情况下,所述轨槽位于移动块的通道槽的内侧面,当将立铣刀插入到通道槽的深处进行轨槽的切削加工时,必须使立铣刀相对于通道槽的内侧面大幅度倾斜,要精度良好地连续形成轨槽整体是困难的。
另外,在WO2006/064734-A1公示的直线引导装置中,由于在与移动块分开的滚珠循环板中形成轨槽,所以这样的轨槽的形成本身没有不适情况,但必须进行把完成了的滚珠循环板嵌合在移动块上的操作,存在移动块的组装费工夫的问题。
发明内容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线引导装置,其能够在形成为跨过轨道轨的通道状的移动块中利用切削加工或磨削加工高精度地形成构成滚珠无限循环路的轨槽,而且能简单且廉价地制造。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木发明的直线引导装置由以下部分构成:轨道轨,其剖面形成大致矩形状、在两侧面沿长度方向形成各一条滚珠滚动槽;移动块,其具有基部及从该基部突出设置的一对凸缘部,形成为具有引导槽的通道状,相对于与所述引导槽有空隙地嵌合的轨道轨借助多个滚珠进行安装,同时在面对轨道轨的引导槽内具有使所述滚珠循环的多个轨槽。另外,所述轨槽由以下部分构成:负荷直线槽,其与轨道轨的滚珠滚动槽相向,在所述凸缘部的内侧面上形成;无负荷直线槽,其与上述负荷直线槽平行设置,同时设在所述凸缘部与基部相交的所述引导槽的角落部或所述基部,与所述轨道轨相向;滚珠偏向槽,其连通连结这些负荷直线槽和无负荷直线槽,使滚珠在它们之间往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HK株式会社,未经TH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57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