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线引导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0780025737.7 | 申请日: | 200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4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白井武树;海老名茂;和泉慎史;林勇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TH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C29/06 | 分类号: | F16C29/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腾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线 引导 装置 | ||
1.一种直线引导装置,该直线引导装置由轨道轨(1、5)和移动块(2、6)构成;所述轨道轨(1、5)形成为矩形剖面,在两侧面沿长度方向形成各一条的滚珠滚动槽(10、50);所述移动块(2、6)具有基部(20、60)以及从该基部突出设置的一对凸缘部(21、61),形成为具备引导槽(22、62)的通道状,经由多个滚珠(3)被安装在有空隙地嵌合于所述引导槽(22、62)的轨道轨(1、5)上,而且,在面对轨道轨(1、5)的引导槽(22、62)内具有供所述滚珠(3)循环的多个轨槽(30、70),
各轨槽(30、70)由负荷直线槽(31、71)、无负荷直线槽(32、72)和滚珠偏向槽(33、73)构成;所述负荷直线槽(31、71)与轨道轨(1、5)的滚珠滚动槽(10、50)相向地形成在所述凸缘部(21、61)的内侧面;所述无负荷直线槽(32、72)与该负荷直线槽(31、71)平行设置,而且设在所述基部(20、60)或所述凸缘部(21、61)与基部(20、60)相交的所述引导槽(22、62)的角落部,与所述轨道轨(1、5)相向;所述滚珠偏向槽(33、73)连结这些负荷直线槽(31、71)和无负荷直线槽(32、72),使滚珠(3)在它们之间往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2、6)由进行了淬火处理的钢形成,所述轨槽(30、70)通过切削加工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无负荷直线槽(32、72)设在移动块(2、6)的基部(20、60)上的情况下,所述轨道轨(1、5)的长度方向的垂直剖面中的所述方向转换槽(33、73)的轨迹形成为以与所述移动块(2、6)的引导槽(22、62)的角落部相向的轨道轨(1、5)的角部为中心的单一圆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线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使所述轨道轨(1、5)与所述移动块(2、6)的引导槽(22、62)的角落部相向的角部形成为曲面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负荷直线槽(32、72)设在所述凸缘部(21、61)与基部(20、60)相交的所述引导槽(22、62)的角落部,另一方面,在所述轨道轨(1、5)上,在形成了滚珠滚动槽(10、50)的侧面和与所述基部(20、60)相向的上面(11)之间,形成有与所述无负荷直线槽(32、72)相向的无负荷滚珠辅助面(5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HK株式会社,未经TH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573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