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震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780025586.5 | 申请日: | 2007-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4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 发明(设计)人: | 竹之下雪德;细野幸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翁令司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15/04 | 分类号: | F16F15/04;E04H9/02;F16F1/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段承恩;常殿国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1.一种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叠层橡胶体,其将弹性材料层和刚性材料层在上下方向上交替地层叠而成;
摩擦板,其被封入将该叠层橡胶体在上下方向贯穿的中空部内,可在水平方向上滑动且上下层叠多个;
压力施加单元,其配置在该层叠的摩擦板的最上部和/或最下部,向上下方向施加压力,吸收铅直方向的位移;和
摩擦降低单元,其配置在上述多个摩擦板各自的外周部与上述叠层橡胶体的中空部的内周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摩擦板由金属、树脂、树脂组合物、纤维强化树脂或烧结体构成,或者由它们当中的两种以上材料的复合材料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压力施加单元包括橡胶状弹性体、碟形弹簧、板簧或者螺旋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摩擦降低单元包括在上述摩擦板各自的外周端面烧结或者一体地设置的滑动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摩擦降低单元包括配置在上述叠层橡胶体的中空部的内周面和上述层叠的摩擦板之间的筒状滑动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摩擦降低单元的滑动部相对于上述弹性材料层或者上述刚性材料层的摩擦系数,小于上述摩擦板相对于上述弹性材料层或者上述刚性材料层的摩擦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摩擦降低单元的筒状滑动部相对于上述弹性材料层或者上述刚性材料层的摩擦系数,小于上述摩擦板相对于上述弹性材料层或者上述刚性材料层的摩擦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在上述摩擦板各自的上述外周端面的滑动部,由具有润滑性的树脂或树脂组合物、或者自润滑性橡胶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筒状滑动部,由具有润滑性及柔性的树脂或树脂组合物、或者自润滑性橡胶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层叠在上述筒状滑动部的内侧的上述摩擦板的各个,具有在外周端面烧结或者一体地设置的滑动部。
11.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摩擦降低单元的滑动部的外缘部形成为向外侧凸的曲面状。
12.根据权利要求5、7或10所述的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摩擦板的外缘部形成为向外侧凸的曲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翁令司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翁令司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558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